特朗普又耍新花样,对华搞AI封锁还双标,中方直接亮出三条硬规矩 2025年7月

小斌斌说科技 2025-07-26 22:16:40

特朗普又耍新花样,对华搞AI封锁还双标,中方直接亮出三条硬规矩

2025年7月23日,华盛顿阴云密布。特朗普在“赢得人工智能竞赛”峰会的聚光灯下,向世界抛出了一份长达23页的《美国AI行动计划》。 而几乎在同一时间,地球另一端却上演了极具戏剧性的一幕。英伟达CEO黄仁勋身着唐装,出现在北京的链博会上,用略显生涩的中文向中国开发者示好。 谁知这番姿态的背后,是英伟达在中国市场份额从95%骤降至50%的残酷现实。更有意思的是,特朗普政府偏偏在这时解除了对英伟达H20芯片的对华出口禁令。 这份由白宫AI事务负责人戴维·萨克斯牵头的计划,并非临时起意,而是对华技术围堵的系统性升级,其核心围绕三大支柱展开。 美国搞起了“对内松绑、对外收紧”的双轨制。对内,计划高喊“消除繁文缛节”,简化数据中心审批,甚至不惜动用联邦土地绕过地方监管,声称一年内就要建成覆盖全美的算力网络。 美国将能源与算力深度捆绑,试图把传统能源优势转化为AI霸权,AI数据中心预计到2035年将消耗全美8.6%的电力,面对这一严峻前景,计划不惜动用紧急权力延长燃煤电站寿命,同时优先发展核能与天然气。 最值得警惕的,是它的第三根支柱:将技术标准与意识形态捆绑。美国计划向盟友提供包括硬件、软件和标准在内的“全套AI出口套餐”,确保美国技术成为全球AI的“黄金标准”。 这套看似精密的霸权算盘,很快就在内外两方面都打不响了,硅谷巨头被白宫逼着选边站,英伟达刚把H20卖到中国,白宫就要求它签“不扩散技术”的保证书,微软Azure想在华拓展业务,商务部就来调查“数据主权”问题。 高通、博通等芯片巨头更是联合致信国会,警告限制对华出口每年将损失超120亿美元。就连美国想拆分英伟达的计划也未能成功,因为这家公司占据了AI训练GPU市场92%的份额,真拆了反而会重伤自己。 欧洲盟友的态度也相当耐人寻味,美国要求欧盟采购AI设备必须用美国芯片,否则就加征关税,这让欧洲很不爽,德国《经济周刊》甚至直斥:“美国这是把盟友当科技殖民地!” 面对美方的步步紧逼,中国几乎在24小时内就亮出了自己的规矩。这套组合拳没有空洞的口号,而是技术、生态与政策的立体反制。 在硬技术上,中国正以战略定力弥补制程差距。华为昇腾910C芯片,正是沿着任正非“用数学补物理”的思路,通过中芯国际7nm工艺,借助稀疏计算等算法优化实现了能效反超。 光有芯片还不够,真正的壁垒在于生态,在这方面,中国选择用开放来对抗垄断。华为昇腾的“算力联合实验室”正积极打破CUDA的生态壁垒。 全球已有16家AI芯片企业宣布适配DeepSeek模型,开源社区贡献了超过1亿颗NPUIP核。当黄仁勋感叹“AI的未来不在峰值算力”时,中国早已在用开放生态改写游戏规则。 在国家战略层面,美国想用能源优势锁死算力,中国则用国家工程来确保基础设施的自主可控。“东数西算”工程正将贵州的水电、内蒙古的风电转化为清洁算力。 财政部对芯片企业实施200%研发加计扣除,仅寒武纪一家就因此省税12亿元。当美国还在计划简化一个数据中心的审批时,中国由10个集群组成的国家算力网矩阵已经建成。 进一步看,这场博弈的核心打法也在悄然改变。美国正从全面压制转向选择性交易,出口限制成了谈判筹码而非终极武器。 越来越多国家不想再被美国牵着鼻子走。在欧洲,德国宝马直接与中国商汤科技合作研发自动驾驶,绕开了美国的芯片供应链。在东南亚,菲律宾科技部长带队到深圳与华为签署5G-AI合作协议。 这场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博弈,说到底是两种发展哲学的对撞,美国试图通过技术垄断维持霸权,结果却扰乱了全球产业链,中国则主张开放合作,共同制定规则,用“揭榜挂帅”等方式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一组数据足以说明问题:国产算力占比在三年间跃升了30个百分点,预计到2027年将突破55%。 有的网友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实用为主!谁抓住机会就是赢家!这次将动的蛋糕太多,医院,老师,销售,收费,财会,制造等领域。看来蓝领工人越来越难了!”

0 阅读:3
小斌斌说科技

小斌斌说科技

欢迎大家给我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