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不傻,没有收割到中国这块肥肉,就是坚持不降息。都七月份了,这是要自己作死,那么高的利息要还,那么多人转移资产去了美国就是为了吃美国,等这波吃完后,肯定会回流到全世界。比韧性,中国有的是实力拼,但是美联储不得不降息,因为钱捧在手里,烫! 去年4月特朗普政府搞的那个“解放日”关税,本来想通过加征关税来打压中国的出口,结果刚一宣布就引发了市场地震。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直接裁定特朗普越权,部分关税政策被暂停了,可就算这样,美联储还是不死心,想着借着高利率稳住美元基本盘,继续吸引资金流入美国。 但美联储没想到的是,中国早有准备。中国央行并没有跟着美联储大幅加息,而是保持了相对独立的货币政策,通过降准、调整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稳定了国内的金融市场。 而且中国的外汇储备一直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资本外流的压力也在可控范围内,这就让美联储想通过高利率收割中国的算盘落了空。 现在美国自己倒是被高利率折腾得够呛。截至2025年7月,美联储的基准利率还维持在 4.25%—4.5%的高位,这么高的利率,让美国政府和企业的债务负担越来越重。 2025年美国国债的利息支出预计达到1.2万亿美元,占财政收入的24.4%,这就像是一个无底洞,利息越滚越多,政府的财政空间被越挤越小。 更麻烦的是,美国的经济数据也开始出现矛盾的迹象。一方面,消费支出和股市还稍微有点韧性,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偶尔还能闪现点复苏的信号;可另一方面,就业市场已经开始疲软,失业率在悄悄攀升,商业投资的意愿也持续低迷。 这种情况让美联储左右为难,既怕过早降息会让通胀反弹,又担心政策滞后会加剧经济衰退。 看看那些被高利率吸引到美国的资金,确实,一开始很多人觉得美国的利率高,把资产转移过去能多赚点利息。 可他们不知道,这高利率就像是一把双刃剑,美国政府为了还利息,就得不断发新债,而发债越多,市场对美国债务违约的担忧就越大。 一旦这种担忧蔓延开来,资金就会开始流出美国。 而且,美国的企业也因为高利率融资成本大增,很多项目都被迫搁置了。 中国这边就不一样了。中国的经济韧性很强,有完整的产业链和庞大的国内市场,就算美联储维持高利率,中国也能通过扩大内需、推动科技创新等方式,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而且中国的货币政策空间还很大,完全有能力应对各种外部冲击。 现在市场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声音在预测美联储会降息,美联储官员自己也预计,2025年年底前可能会降息两次。 这是因为他们已经意识到,再这么硬撑下去,美国经济很可能会陷入滞胀的泥潭,高利率虽然能抑制通胀,但也会让经济增长放缓,而一旦经济衰退,通胀反而可能因为需求萎缩而反弹。 更关键的是,美元的全球储备地位也在受到挑战。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寻求去美元化,美元指数持续走弱,美债市场的流动性也变得越来越紧张。 如果美联储继续维持高利率,可能会进一步削弱国际社会对美元资产的信心,导致资本外流加剧。 所以说,美联储现在就像是手里捧着一块烫手的山芋,想扔又不敢扔,只能硬着头皮撑着,可撑得越久,付出的代价就越大,等这波高利率的红利吃完了,资金肯定会回流到全世界,到时候美联储就不得不降息了。而中国凭借着强大的经济韧性和灵活的政策应对,完全有实力和美国拼到底,这场较量的结果,其实早就埋下了伏笔。
反转了!我们重新缩小了和美国GDP的差距,2020年中国GDP占美超70%达高峰
【9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