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懿说:“我演潘金莲的时候,天天跟武大郎手拉手去厨房报到,揉面、揪面,做馒头。

烟雨杏花村 2025-07-26 18:29:55

王思懿说:“我演潘金莲的时候,天天跟武大郎手拉手去厨房报到,揉面、揪面,做馒头。当时剧组的人吃的馒头都有我跟武大郎的功劳。” 1996 年的山东东平影视基地,刚满 23 岁的王思懿正跟着当地面点师傅学发面,手腕上沾着面粉,额角的碎发被蒸笼的热气熏得打卷。 为了演好《水浒传》里这个争议角色,她提前半个月住进农家院,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学揉面。 不是装样子,而是真要把面团揉出 “三光”(盆光、面光、手光),因为导演说 “潘金莲在阳谷县住了三年,做馒头的手艺得像回事”。 剧组的严谨藏在细节里。道具组找遍鲁西地区的老裁缝,复原了宋代的粗布织造工艺,王思懿穿的那件月白布衫,布料上还留着手工织布的粗粝纹路。 她学针线活时扎破了手指,血滴在帕子上,反倒被导演夸 “这才是市井妇人的样子”。 为了还原 “武大郎卖炊饼” 的场景,饰演武大郎的宋文华跟着聊城非遗传承人学了半个月。 每天凌晨三点起来练习挑担子,扁担压得肩膀红肿,却硬是练出了 “走三步晃两晃” 的市井步态。 那些揉好的馒头,从不浪费,剧组几十号人中午就着咸菜吃,王思懿总说 “自己做的馒头,嚼着都香”。 拍 “武松杀嫂” 那场戏前,王思懿在片场哭了鼻子。不是怕演不好,是觉得 “潘金莲也有可怜处”。 她拿着剧本跟导演争论:“她撕衣服那段,眼神里不该只有勾引,得有绝望。” 最后呈现的镜头里,她的手指死死抠着桌沿,粗布袖口被扯得变形,眼里的泪混着惊恐和不甘 。 那身粗布衣裳,把一个底层女子的挣扎衬得格外刺眼。后来有人问她 “穿粗布显不显土”,她笑着说: “那布料吸汗,夏天拍外景不贴身,而且越洗越软,像极了潘金莲被生活磨平又磨出韧劲的性子。” 剧组的节约更是出了名。住的招待所是县党校的旧楼,两人一间,王思懿跟饰演孙二娘的梁丽住一起,晚上就着台灯对台词,谁忘词了就罚去锅炉房打水。 拍集市戏时,道具水果都是从当地农户家买的次果,演完戏全分给群演。 王思懿拍完戏多留了一个月,本想跟着剧组看看后期,却被管财务的大姐笑着 “赶”:“丫头,剧组的钱得花在刀刃上,你住一天,我们就少买一尺布。” 她临走时,把自己学做馒头的方子抄给了食堂师傅,说 “等我回来吃”,结果这一等,就是剧组解散后的同学会。 多年后再看那版潘金莲,观众记住的不只是她的美貌,还有那份藏在粗布衣衫里的真实。 王思懿说最难忘的,是拍完最后一个镜头,她站在阳谷县城的布景里,手里还攥着半个没吃完的馒头。 那是她自己揉的,带着酵母发酵的微酸,像极了那个角色的人生,有点甜,有点涩,最终都化在烟火气里。

0 阅读:12
烟雨杏花村

烟雨杏花村

烟雨杏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