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正在训练的王英洲突然被军长叫去办公室,他忐忑是不是来劝他退伍的,没想到却告诉他:准备给你连升四级。 王英洲1939年出生在河南叶县一个农村家庭。那时候农村孩子日子苦,他从小干农活,听村里人讲解放军的事,就对当兵感兴趣。1956年他17岁,赶上征兵,顺利入伍,进了五十四军。新兵期他接受严格训练,很快就适应了军营生活。部队当时在朝鲜执行任务,虽然停战了,但他还是参与了海岸防御工作,直到1958年回国。 回国后,五十四军投入平叛行动。王英洲跟着部队去西藏,经历了高原作战的考验。他在战斗中表现积极,逐步从士兵升到排长。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打响,他所在单位上前线,他负责带领小队执行任务,战后获得表彰,荣立三等功。这段经历让他积累了不少实战经验,也为后来晋升打下基础。 战后,王英洲继续在部队服役,先后当上连长。1964年全军大比武,他带队参加各项比拼。在一次投掷手榴弹的科目中,出了事故,他救战友时手臂被炸伤,导致截肢。按规定,这种伤残本该转业,但他不想离开部队,坚持申请留下来。上级考虑他的表现,同意他继续干。他用左手适应工作,很快就升到副营长、营长,后来又当上一六零师四七八团副团长。 1975年是王英洲人生转折点。那年夏天,他正带兵训练,突然军长韩怀智叫他去办公室。他以为可能是因为残疾要劝退伍,毕竟部队调整时这类事常见。没想到,军长直接宣布组织决定,让他从副团长升到副军长,一下跨越四个级别。这在当时军队里很少见,主要是因为他的战绩和能力,加上干部政策强调老中青结合,他作为青年代表被选中。那年他才36岁,就成了五十四军副军长。 这次晋升基于他多年的积累。从入伍到失去手臂,他一直保持高标准。比武事故后,他没自暴自弃,反而更努力,证明残疾不影响工作。组织看重这种精神,加上部队需要年轻干部,他就脱颖而出。连升四级不是天上掉馅饼,而是实打实的认可。当然,这也跟当时军队调整有关,五十四军领导班子变动,他正好赶上机会。 升职后,王英洲配合韩怀智管理部队。他参与规划训练和作战准备。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五十四军参战,他协助指挥,贡献了不少力量。战后,他继续在军中任职。1985年百万大裁军时,他调到河南省军区,当副司令员。新环境里,他负责地方军事事务,适应得很快。 1988年军队恢复军衔制,王英洲49岁,被授予少将军衔。这是对他长期贡献的肯定。他后来又升到河南省军区政委和司令员,处理各种军区事务。直到1999年,他退出现役,结束了军旅生涯。回顾一生,他从农村小子到将军,靠的是坚持和实战表现,没什么花里胡哨的,就是一步步走过来。
1975年正在训练的王英洲突然被军长叫去办公室,他忐忑是不是来劝他退伍的,没想到
菖蒲繁花居
2025-07-26 16:56:2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