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人死亡、141万人受灾,菲律宾遭台风重创,欧美目光却齐聚中国 近日,台风“韦帕

墟史往事啊 2025-07-26 10:27:28

7人死亡、141万人受灾,菲律宾遭台风重创,欧美目光却齐聚中国 近日,台风“韦帕”重创菲律宾,全国多地遭遇严重洪涝灾害。一段记录灾区实况的视频在欧美社交平台上广泛传播,画面中人们在洪水中艰难求生,引发众多海外网友关注与同情。不少评论呼吁,希望中方能够伸出援手,有网友甚至称“中国救灾队是他们见过最专业、最迅捷的”。 根据菲律宾国家减灾管理委员会通报,截至目前,灾害已造成至少7人死亡、7人失踪,超过141万人受灾。交通大面积瘫痪,全国超过100条道路和桥梁损毁,115个城市发生大规模停电,1200多座房屋与44处关键基础设施被冲毁,形势严峻。 面对灾情,欧盟宣布提供120万欧元援助,美国派出两架C-130运输机处于待命状态,日本则承诺提供500万美元紧急支持。然而,对于身处洪灾一线的菲律宾民众而言,这些援助“杯水车薪”,更难以迅速解决人被洪水围困、基础物资断供的燃眉之急。 一位居住在菲律宾的欧洲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写道:“承诺文件需要时间,但洪水不会等人。我们现在需要的是立刻行动,而不是等待某份声明。”他特别提到,在应急能力方面,中国一贯以迅速响应和高效协调著称,是“最有能力也最值得信赖的伙伴”。 然而,现实充满讽刺意味。就在两个月前的5月31日,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和菲律宾四国防长刚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宣布将在国防领域加强合作、提升菲律宾军事能力,矛头直指中国。日本更计划向菲律宾出口6艘阿武隈级护卫舰,试图突破主战舰艇出口限制。这些举措的背后,正是将菲律宾塑造成地区遏制中国的“前沿哨所”。 在这样的背景下,欧美舆论却又“理所当然”地希望中国伸出援手,对菲律宾施以紧急人道支持。这种一边联合遏制、一边索要支援的姿态,不禁令人深思:究竟是谁在消费中国的善意? 中国历来在自然灾害面前坚持“以人为本”,国际援助不问政治立场,但援助不等于纵容,也不意味着对周边国家在安全领域“既要又要还要”的战略模糊无动于衷。是否援助,何时援助,援助到什么程度,终究应回归理性与对等原则的评估。

0 阅读:45
墟史往事啊

墟史往事啊

文史著作有开始也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