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17日凌晨,一束手电筒的光突然在越南高平省楠同高地划破夜空,这个看似愚蠢的举动却成了改变战局的关键一步。 暗堡里的越军本能地开火,子弹暴雨般扑向光源处。他们根本想不到,那个打亮手电的解放军战士姜利民,早已闪身躲开,正冷静地标记着他们暴露的火力点坐标。 这位胆大心细的尖刀排排长,入伍整十年,原本再过几天就能脱下军装,退伍回北京了。 28岁的姜利民骨子里刻着军人的担当。父亲是新疆军区正师级干部,可他身上没有半点“高干子弟”的优越感。 1969年参军,在南疆垦荒一线摸爬滚打,白天开荒双手磨出血泡,晚上油灯下苦读军事教材,硬是凭真本事从普通战士成长为排长。 1979年初,部队接到赴前线作战的命令。领导已经批准了他的转业申请,他却毫不犹豫地撕掉了申请书:“仗要打了,这时候走?我丢不起这人!” 2月16日深夜,姜利民带领尖刀排悄然摸近菲咬阵地西侧。东面友军激战正酣,炮火连天,战士们求战心切,手心冒汗。姜利民却异常冷静,压住阵脚:“沉住气!等合围完成再打,放跑一个都是后患!” 凌晨四点,总攻信号升起,越军精心构筑的暗堡突然喷射出三条凶猛的火舌,全是之前侦察未曾发现的隐蔽火力点!冲锋的战士们瞬间暴露在致命火力下,伤亡陡增。 “爆破组,跟我上!” 没有丝毫犹豫,姜利民迅速捆好集束手榴弹,率先向暗堡匍匐前进。第一个暗堡被他利用夜色掩护成功炸毁,越军甚至来不及反应;炸第二个时,飞溅的弹片擦着头皮掠过,他吐掉嘴里的泥土,继续向前。 当他逼近第三个、也是威胁最大的暗堡时,夜色浓得伸手不见五指。就在这关键时刻,姜利民果断掏出手电筒,迅速将其放在右前方的一块石头上,猛地按亮开关!刺眼的光柱瞬间撕裂黑暗,暗堡里的越军机枪火力立刻被全部吸引过去,疯狂扫射光源位置。 “就是现在!” 姜利民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战机,左臂奋力一扬,集束手榴弹精准地投入暗堡的射孔。一声轰然巨响,暗堡被彻底炸毁。 然而,侧翼射来的子弹也在这时击中了他的后背。当副指导员冒着弹雨冲到他身边时,只听到他微弱却清晰的声音:“仨...都炸了...值了...” 清理烈士遗物时,战友们在他口袋里发现了那份还没来得及上交的转业报告。中央军委追授他“爆破英雄”荣誉称号,追记一等功。 那枚沉甸甸的一等功勋章挂在了家乡的灵堂前,而他28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异国的山岭。 这场战斗的代价是巨大的,但意义同样重大,他带领的新兵在残酷的攻坚中得以保全;后续部队迅速通过被炸毁的暗堡通道发起冲锋,凌晨4点50分,鲜艳的红旗终于插上了楠同高地主峰! 姜利民那束划破夜空的手电光,照亮的绝不仅仅是几个暗堡的位置。它穿透黑暗,映照出中国军人在绝境中迸发的惊人智慧与勇气,敢于以身为饵,为胜利押上生命;它也映照出那一代干部子弟褪去光环后的赤诚本色——不靠父辈余荫,只凭自身血性在战场上挣得荣誉。 在血与火的战场上,正是无数像姜利民这样的战士,用血肉之躯为战友开辟了前进的道路,铸就了胜利的基石。这份在生死考验中淬炼出的忠诚与担当,是穿越时空的精神财富。 中国军网-英烈纪念堂《爆破英雄姜利民》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1979年2月17日凌晨,一束手电筒的光突然在越南高平省楠同高地划破夜空,这个看
帝王心术
2025-07-26 10:26:16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