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员高长吉竟不顾伟人的禁令,直接击落越界挑衅的敌机,谁料这竟让空军领导犯了难,

波览历史 2025-07-25 14:13:28

飞行员高长吉竟不顾伟人的禁令,直接击落越界挑衅的敌机,谁料这竟让空军领导犯了难,当伟人得知后,当即道:拘泥于条条框框而畏首畏尾,怎能打胜仗呢?   1965年,空军飞行员高长吉在一场惊心动魄的空战中,以超凡的胆识和精湛的技艺击落了越界挑衅的敌机。然而这场胜利背后却隐藏着一场职业生涯的巨大风险。   因为他违抗了伟人毛主席亲自下达的“禁止出海作战”禁令。   在所有人都认为高长吉将因违令而被严惩时,毛主席的批示,不仅让这位战斗英雄转危为安,更成为中国军队历史上的经典一笔。   上世纪60年代,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中国在国内外环境中面临双重挑战。   台湾方面在美国支持下,不断派遣先进侦察机入侵中国内地上空进行军事侦查,其中最让人头疼的便是RF-101“巫毒”侦察机。   这种被称为“导弹瞄不准、敌机追不上、高炮打不着”的超音速侦察机,凭借其超低空飞行和电子干扰能力,频繁穿越台湾海峡,侵入中国领空,获取军事情报。   仅1964年夏天,这种侦察机就出动了30余次,几乎将大陆变成了它的“后花园”。   当时的中国空军装备落后,面对RF-101的快速突袭往往无能为力。直到1964年,中国自主研发的歼-6超音速战斗机正式服役,才让空军上下看到了希望。这款飞机性能优越,推重比优秀,虽然速度仍稍逊于RF-101,却足以对敌机形成有效威胁。为了击落这架空中“妖魔”,高长吉和他的战友们进行了大量战术推演,反复演习,为迎接实战做了精心准备。   机会终于到来。1965年3月18日上午9时40分,汕头雷达站捕捉到两架快速移动的光点,正是敌RF-101侦察机。   空18师立即下达拦截命令,高长吉奉命驾驶歼-6战机从汕头机场紧急起飞。按照预定计划,他迅速爬升到4000米高度,静待敌机的出现。   10时25分,两架RF-101侦察机果然出现在汕头东南165公里的海面上空,沿着惯用的低空路线飞行。   高长吉迅速调整高度至11000米,占据左上方的有利攻击位置。可敌机飞行员经验丰富,突然急转弯绕至高长吉身后2000米处,试图摆脱锁定。   高长吉凭借娴熟的飞行技术,沉着应对,以一套“收油门—减速板—爬升”的连贯操作,迅速调整战机位置,将敌机重新锁定在射程内。   然而就在双方你追我赶的关键时刻,指挥部通过电台传来返航命令,提醒高长吉不得越过海岸线作战。这道命令让他陷入了两难境地。   毛主席此前明确规定,飞行员不得出海追击敌机。这一禁令的背景是当时中国空军整体处于劣势状态,跨海作战一旦失败,可能会招致更大的战略被动。   此刻的高长吉明白,如果放弃追击,敌机将带着重要情报逃回台湾,从此对中国空军的装备和战术一清二楚,未来再想击落RF-101几乎是不可能的。   权衡之下,高长吉心一横,果断选择违抗命令。他将歼-6的油门推至极限,紧追不舍,与敌机在台海海面上展开了惊险的生死较量。 巨大的过载让他的血液直冲头顶,全身毛细血管爆裂,身体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但他始终咬紧牙关,牢牢锁定目标。   当距离缩短至400米时,高长吉果断开火,机炮齐发,瞬间击中敌侦察机,目标随即在空中爆炸,坠入海中。这场战斗仅持续了3分钟,但却让中国空军彻底扬眉吐气。   返航后,高长吉没有迎来想象中的掌声和荣誉,取而代之的是领导们复杂的神情。击落敌机固然是莫大的功劳,但违抗命令也是不争的事实。   按照军法,违令者轻则撤职,重则送上军事法庭。然而当这份汇报送到毛主席案头时,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他竟在文件上批示“有功无过,奖”。   这一批示不仅保全了高长吉,更彰显了毛主席识人用人的智慧和对战斗精神的高度重视。   这场空战的胜利不仅粉碎了敌人的嚣张气焰,还让国民党空军意识到中国空军的威慑力。从此,RF-101侦察机再不敢轻易进入中国领空。   高长吉也因此成为中国空战史上的传奇人物,后来被授予少将军衔。他的故事至今仍在空军中传颂,成为激励无数飞行员的精神力量。

0 阅读:28
波览历史

波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