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杨靖宇将军的遗言,我热血沸腾,我泱泱华夏能5000年屹立不倒,是有原因的。 读到杨靖宇将军生前最后的誓言——“区区日本四岛,断无亡我中华之力”,心中激荡如潮。 中华大地历经无数风霜,每一次危难关头,总有这样的民族脊梁挺身而出,他们用生命和信仰筑起了不可逾越的精神长城,这正是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生生不息、屹立世界之巅的内在密码。 杨靖宇,这个名字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熠熠生辉。 他1905年生于河南确山,从小家境贫寒,少年丧父,早早就目睹了家国破碎、民众流离失所的惨景。正是这些苦难,铸就了他无与伦比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成年后的杨靖宇,投身革命,投身抗日,成为东北抗日联军的灵魂人物。他带领队伍,奋战在白山黑水之间,成为日军的心腹大患。 杨靖宇的部队虽然装备简陋,物资匮乏,却始终以顽强意志坚守阵地,成为敌人难以攻克的堡垒。 1940年初,东北抗联面临空前的困境。日军大举围剿,队伍从数千人锐减到仅剩几十人。就在这样的绝境中,杨靖宇依然坚守信念,始终没有放弃任何一线希望。 最让人动容的是,面对同胞的背叛和日军的重重围剿,杨靖宇并未退缩。在断粮五日、风雪交加、伤痕累累的生死关头,杨靖宇依旧选择战斗到底。 日军为了探明杨靖宇为何能在极端饥饿下坚持战斗,竟解剖遗体,发现他的胃里只有棉絮、草根、树皮,毫无一粒粮食。 这个场景,震撼了所有在场的日本军官,连日军将领岸谷隆一郎都为之落泪。 在杨靖宇牺牲后,岸谷隆一郎带着深深的愧疚和震撼,回到日本后自尽谢罪。他在遗书中写道:“中国拥有杨靖宇这样的铁血军人,一定不会亡国。” 敌人的敬畏与自省,或许比千言万语更能说明杨靖宇精神的分量。这不仅是一场民族与侵略者之间的较量,更是人性与信仰的终极对决。 杨靖宇的故事,远不止于个人的牺牲。 他的家人同样承受着苦难和煎熬。母亲被敌人毒打致死,妻子和孩子东躲西藏,最终也未能见到亲人归来。 杨靖宇“躲儿”之名,寄托着一个革命者对家国与亲情的无奈抉择。 直到1958年,杨靖宇的遗骨才得以归葬,他的女儿也终于见到了父亲的遗骸。家国情怀、民族大义,在这一刻凝聚成了永恒的记忆。 回望中国五千年历史,风雨如磐之际,总有无数像杨靖宇这样的赤子,站出来以血肉之躯守护家园。 从抗战烽火到新中国成立,再到今天的和平年代,这种不屈不挠、誓死捍卫国家尊严的精神,始终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正是杨靖宇们的存在,让中华民族在最黑暗的时刻点燃希望之光。 时至今日,全球局势风云变幻,各种挑战层出不穷。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杨靖宇留下的精神财富都不会消逝。他用生命诠释了中华民族为何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屹立不倒。 抗战时期,无数抗联战士和杨靖宇一样,明知前路艰险,依然选择逆行而上,到抗战结束时,近四万抗联队伍仅剩百余人。 他们的牺牲不是数字的堆砌,而是民族精神的淬炼,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应忘记的历史印记。 对比当下,网络上也常常有网友感慨,我们今天的和平、安宁和发展,是无数前人用鲜血换来的。 每当国家面临新的挑战,杨靖宇的精神就像一座灯塔,照亮前行的路。 那些年冬雪如刀,林海雪原见证了杨靖宇的忠诚和坚韧,而今天的我们,或许再也不必经历那样的苦难,但绝不能忘记那段历史。那是一种信仰的传承,是民族不屈的底色。 杨靖宇将军的遗言,不仅仅是一句誓死不降的呐喊,更是一种信仰的力量。它让我们明白,民族的尊严不容侵犯,国家的独立来之不易。 站在新时代的门槛上,回望那段烽火岁月,更加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用无数英烈的牺牲换来的。正是这些坚不可摧的民族脊梁,成就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辉煌与不屈。 杨靖宇将军,您的精神已经融入民族血脉,化作中华民族永远不倒的根。正因有您这样的人,我们的民族才能一次次走出绝境,再次屹立世界东方。 信息来源:快看党史学起来:杨靖宇 临死前他的一番话,听哭了所有中国人:央视网
今天看到杨靖宇将军的遗言,我热血沸腾,我泱泱华夏能5000年屹立不倒,是有原因的
波览历史
2025-07-25 13:13:28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