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意承办奥运会?事情坏就坏在国际奥委会自身,毕竟当年承办奥运会时,可给中国使了不少绊子。 这种打一巴掌给个甜枣才能得到的东西我们不要,虽然但是好像也没给什么甜枣,总之中国在承办奥运会上应该谨慎选择。 曾经奥运会是全球竞相追逐的体育盛宴,可如今却陷入了少有人愿接手的困局。 如今奥运会为何不再受各国青睐? 首要原因便是“贵”。举办一届奥运会,需投入巨额资金用于场馆建设、基础设施完善、赛事运营、安全保障等方面。 2014年索契冬奥会,俄罗斯官方虽未公布确切总投入,但多数媒体报道称高达510亿美元,远超最初100亿美元的预算。 2004年雅典奥运会,原定预算46亿欧元,最终花费超100亿欧元,给希腊经济带来沉重负担,财政赤字增加,经济增长下滑。 东京奥运会同样深陷财务困境,烧钱烧出了赤字。如此高昂的成本,让许多国家望而却步。 再者奥运会后的场馆利用问题也十分棘手。 为了举办奥运会,许多城市新建了大量体育场馆,可赛事结束后,这些场馆往往面临闲置或维护成本过高的问题。 有些场馆因长时间失修失去价值,甚至对环境造成影响。韩国平昌冬奥会的场地开发,就破坏了当地部分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一些动物濒临灭绝风险。 而且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娱乐方式日益多元化。在互联网和移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下,观众随时随地就能观看各类体育赛事,不再局限于奥运会。 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的兴起,层出不穷的娱乐方式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奥运会的吸引力逐渐下降。 现在没有国家愿意承办奥运会了,无奈之下奥委会又把目光转向中国。但是这次中国的态度却不同于过往,毕竟就像网友说的,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 回溯过往,中国在申办和筹备奥运会时,遭遇了国际奥委会诸多不合理的对待。申办2000年奥运会,前三轮投票领先的中国,最后却被悉尼以两票之差反超。 后续被曝出,澳大利亚为了拿下举办权,对非洲代表团“下本”,通过不正当手段搞定关键票,这无疑是对奥运公平的亵渎。 2001年,中国再度申办2008年奥运会,历经艰难终于成功,可筹备期间,国际奥委会不断“挑刺”,从空气质量到志愿者培训,从场馆设计到赛事安排,无一不被质疑。 似乎中国办奥运,不是在享受体育盛会,而是在应对一场严苛到近乎刁难的考试 因此再面对国际奥委会再次将希望寄托于中国,中国如今态度谨慎且理性。 从经济层面看,中国现阶段资金有更重要的投向,如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等领域。举办奥运会的巨额投入,对于当下的中国而言,并非最优先的选择。 从国际形象角度,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已极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如今中国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无需再依靠举办奥运会来彰显。 此外国际体育环境也较为复杂,兴奋剂风波、双重标准等问题时有发生,若中国举办奥运会,可能面临诸多不必要的麻烦。 而且奥运会大规模的场馆建设、能源消耗等,与中国当下注重的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理念存在一定冲突。 中国各地政府更倾向于根据自身特色制定长远规划,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赛事,实现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的平衡。 总之,奥运会如今的困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而中国在经历过往的种种后,面对国际奥委会的橄榄枝,有足够的理由谨慎权衡。 中国不再是那个急切需要通过举办奥运会来证明自己的国家,在体育发展的道路上,中国正以自己的节奏稳步前行,追求更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目标。 信息来源:愿意办奥运会的城市越来越少?巴赫说不! 2024-07-28 09:43·中国新闻周刊
不愿意承办奥运会?事情坏就坏在国际奥委会自身,毕竟当年承办奥运会时,可给中国使了
波览历史
2025-07-25 12:13:2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