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香港保洁大妈语出惊人,直戳内地游客心窝:“你一个月几千块收入,还过来香港看演唱会?你看我一个月挣3三万,我都不去凑那热闹!”为啥她的话能火?一个保洁阿姨,收入比不少内地白领高还质疑内地游客消费,自带话题性。
香港的工资确实不低,但是香港的物价也不低,虽然大妈的收入看起来很高,但其实也没多少,毕竟要养活自己还要养家,生活的压力不小。
但是这也不能成为大妈批评内地游客的理由,收入高低并不能决定消费观的对错,正如大妈所说,她不去看演唱会是因为觉得没有意思,可是这并不能代表所有人都觉得没有意思,正如内地游客几千块收入还来香港消费,这不正说明了大家的消费观不同吗?
其实消费观是一种价值观,它是由个人的经历、见闻、生活环境等多方面塑造而成的。内地游客几千块收入,但他们用辛苦攒下来的钱追求热爱,这一点和大妈月入三万却不去看的理由相比,我更能理解内地游客的消费观。
大妈说“我一个保洁大妈,月入三万都不去看”,似乎在强调她的高收入是因为她的努力,但是我想说香港的高薪并不是因为她的努力,而是因为市场环境使然,正如内地虽然工资不如香港,但也并不代表大家就拼不到高薪。
或许大妈觉得内地游客不应该来香港消费,是因为她觉得他们来香港消费抢了她的饭碗,但我想说大家来香港消费各自有各自的理由,你没有必要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衡量他人的消费观,只要你不伤害他人,你的价值观我就尊重你!
当然了,大妈作为本地人,用本地人的价值观衡量外来客也并不奇怪,只是这种奇怪并没有必要上升到排外的地步。
关于这件事,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交流你的观点!
塞度林木
这大妈才是人间清醒
随缘
所谓追星热度不同。在香港,影星丶歌星也不过是一份负责误乐大众的工作,谋生工种而已,
伟歌
说的有理啊
卫 星
你一个月三万,在香港物价,还不够你消费的,我一个月几千,够用还不能看一场演唱会么?
才子
三万块相对内地来说属于高收入,但在香港那高消费高支出的地方真是个低保户了,想想一碗汤粉都几十块,是内地的几倍,月薪三万块那来的优越感
春夏
明知香港消费不便宜,几千块的内地工资确实没必要趁这热闹。人家只是善意提醒,反而是小编在这上纲上线。
喧哗上等
购买力和物价指数不一样啊,大陆拿几千块,住90平房子,天天晚上烧烤,香港拿几万,住鸽子笼,吃个饭都扣扣搜搜的,衡量生活指数的是本地物质购买力,不是异地工资差距,香港不教基础经济学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