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5月哈尔滨发现了一座令人毛骨悚然的金代古墓,一口棺木中躺着一男一女两具遗骸,令人头皮发麻的是,女遗骸脸上竟然盖着一条黄毛巾,而两人竟穿着“脚蹬裤”,专家认为,女子是被殉葬的。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哈尔滨郊外的一片农田里,一个不起眼的春晨翻开了尘封千年的历史,那是1988年的一个早上,农民在田地里挖渠时,锄头忽然碰到了硬物,起初人们以为是大石头,可刨着刨着,露出一块雕刻着花纹的青石板,石板被小心地撬开后,下面显露出一道古墓的入口,消息很快传开,考古专家随即赶到现场。 这座墓很快被确认是一座金代贵族墓葬,墓室由十块花岗岩拼合而成,接缝处用白膏泥封堵,即使历经八百年,依然密不透水,进入墓穴后,考古人员见到了两具棺木,棺木之间留有不多的空间,墓室里没有塌陷,保存状态良好,令在场的人感到惊讶。 打开棺木时,空气中浮动着陈年的潮气,男尸身躯高大,穿着紫色织金锦袍,头戴金冠,腰间系着玉带,手中还握着一块金块,女尸则身着九层丝绸衣物,头戴凤冠,脚上穿着一种特殊的“脚蹬裤”,裤脚处有蹬带,像是骑马时使用的马裤,这种衣物在金代贵族中较为常见,女尸的脸上被盖着一块黄色的毛巾,颜色已经暗淡,但依然清晰可见,毛巾盖脸的方式,与传统的安葬习俗有些不同,引起了专家的注意。 棺内的摆设井然有序,随葬品种类繁多,金银器皿、玉器、丝织品、瓷器等物品堆满墓室一角,许多器物上刻有精致的纹饰,最引人注目的是男尸腰间的一块银质腰牌,上面刻着“太尉仪同三司事齐国王”字样,专家们很快确认,这具男尸正是金代重臣完颜晏,他是金朝权力核心人物之一,历经多位皇帝,地位仅次于皇室。 而女尸的身份却一度成谜,她的穿着十分讲究,尤其是一条金丝裙,腰部镶嵌着数百颗红玛瑙,头戴的凤冠上残留有东珠的痕迹,显然出身不凡,但奇怪的是,她右脚踝上戴着一只银制脚镯,内侧刻有几个契丹文字符:“永为奴”,这不是装饰品,而是当时用于标示奴婢身份的标记,结合她身上的服饰与饰物,专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测:她的身份可能与宋朝皇室有关。 进一步分析显示,这具女尸的年龄大约在四十岁左右,尸体完整,骨骼结构健康,但在肋骨和颅骨处发现了多处旧伤痕,还有明显的毒物残留,这些细节表明,她的死并非自然死亡,而是服毒后被闷杀,她口腔和喉咙部位检测出砒霜残留,腹腔也有类似毒物沉积,更令人不寒而栗的是,她的鼻骨和颧骨有裂痕,颅骨上也有蛛网状破裂形态,尸体头部被丝帛包裹,显然是死后处理的一部分。 在她的随身衣物中,一块护膝的内衬引起了注意,那是一片宋代缂丝织物,图案为北宋宫廷常见的团花纹样,这块织物的存在与她的身份推测不谋而合,考古人员查阅史料后发现,宋徽宗的第二十女赵金姑曾在靖康之变中被金人掳走,当时年仅八岁,此后她的去向不明,史书中仅记载她卒于1160年,享年四十,墓中女尸的年龄、死因、服饰与文物信息都与这一历史人物高度吻合。 进一步的证据来自尸体的足部,宋代贵族女性普遍缠足,但这具女尸的双脚自然舒展,没有缠足痕迹,根据骨骼特征,她生前常骑马,脚骨有外翻变形,这在北方民族女性中较为常见,这说明她在金国长期生活,接受了女真文化的影响,但其出身却显然与中原贵族有关。 墓中出土的丝织品也揭示了更多信息,男尸的外袍上绣有海东青捕天鹅的图案,这种图案是女真族的图腾标志,但他的中衣却用了宋代常见的梅竹暗纹,显示出中原工艺的影响,女尸穿着的九层衣物,从外到里分别采用了金、银丝与江南丝绸,制作精美,袖口镶有貂毛,腰带嵌有玛瑙和珍珠,这些织物大多产自南方,说明金朝在文化上大量吸收宋制,也通过掳掠和迁徙获得了中原的手工业技术。 最令人心痛的是女尸的死亡方式,历史上记载,金朝在1160年曾下令废除殉葬,但在实际操作中,贵族仍常以侍妾殉葬为“礼”,赵金姑作为被俘的宋公主,很可能在成为侍妾后,被要求随主人完颜晏一同入葬,她的死因极其残酷,先服毒,再被丝帛裹头闷死,她的双臂骨折,指甲缝中残留着丝绸碎片,显示出她曾试图反抗。 棺底的石板上,有几道细微的划痕,像是蹬踏挣扎时留下的痕迹,计算显示,在密闭石椁中,氧气最多可维持三小时生存时间,她可能是在听着封土声中逐渐窒息而死,她口中舌下还发现了一片金叶,上刻有女真族的镇魂咒语,用以“安抚亡灵”,但这片金叶更像是为暴力殉葬行为披上的遮羞布。 信息来源:央视网——《探索发现》 20150425 金陵迷雾 第四集 蒙面女子
1988年5月哈尔滨发现了一座令人毛骨悚然的金代古墓,一口棺木中躺着一男一女两具
一桐评这个去
2025-07-25 00:14:21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