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得手,日本对美“下跪”,送上5500亿大礼!石破茂:我辞职 2025年7月22日,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高调宣布,美国与日本完成了一项“史无前例”的重大交易。 根据协议,日本将向美国投资高达5500亿美元,并在农业与汽车等关键市场领域全面开放,同时接受美方提出的15%对等关税措施。 几小时后,日本政府一位高级官员对外承认特朗普的说法“基本属实”,此举在国际社会瞬间引发震动。 而几乎在特朗普言辞激昂之时,日本首相石破茂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政治危机。他在回应中含糊表示“将就协议具体影响作出判断,决定是否辞职”。 而这番回应几乎等同于间接承认该协议在国内政治和民意层面上已难以维系,此前,日本执政联盟在参议院选举中遭遇历史性溃败。 石破茂的领导地位早已岌岌可危,而如今,这份被认为是“出卖国家利益”的贸易协议,无疑成为了压垮他执政根基的最后一击。 这场“协定”表面上看是一纸经济交易,实则却深刻映射出一个更值得思考的问题:为何日本在关键外交节点上屡屡“跪服”? 这笔5500亿美元的大礼,是理性权衡后的““战略妥协”,还是现实压力下的“软性屈服”?背后所隐含的,是日本对美从属战略的长期惯性,以及在外交自主性上的严重失能。 不妨拆解一下这项协议的具体内容,先是资金安排:日本将设立5500亿美元的对美投资基金,用于支持美方提出的一系列基础设施与产业振兴项目。 根据特朗普的说法,美国将从中获得高达90%的利润分成,而日本则基本处于“投资人不坐庄”的尴尬角色。 还有市场开放,日本同意在农业与汽车领域取消多项关税与配额限制,使美国产农产品、大米、卡车等商品大规模进入日本市场。 另外美方将对日本商品征收15%的所谓“对等关税”,进一步削弱日本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从结果看,美国不仅“净赚”数千亿投资,还借此强行打开日本市场,占据经济制高点。 而日本不仅拱手让出资金,还面临就业萎缩、农民破产、产业外资化等一系列次生冲击,无论从账面数据还是战略空间来看,这都是一份典型的“单边得利”式协议。 从政务角度分析,石破茂的本意可能是通过推动对美外交突破,为低迷的支持率注入活水,他试图向日本选民展示自己有能力“稳住日美同盟”,借此重塑领导威信,但是,事与愿违。 从更深层角度来看,这暴露出日本在外交上的结构性焦虑,而石破茂,只是这个体制惯性中倒下的又一位牺牲者。 与日本的“被动妥协”相比,我国在美中贸易战中展现出的反击手段,构成了鲜明对比,面对美方加征数千亿美元关税,我国没有贸然让步,而是采取了对等反制措施。 同时出台产业扶持政策、扩大内需、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等一系列组合拳,稳定经济基本盘。 不仅如此,我国通过舆论引导、外交统战和WTO申诉程序,逐步塑造了“理性抗压、依法斗争”的国际形象。 这种坚决且成体系的应对方式,让美国在谈判中无法实现“快速胜利”,最终不得不对我国作出一定程度的让步。 而日本这种屡次在外交关键节点妥协的现象,绝非偶然,而是多重历史与结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自1945年后,日本在美国主导下完成国家重建,其安全、经济、外交体系几乎全数绑定美国,导致战略决策层难以摆脱“同盟依赖症”。 这份协议,不仅是一纸经济合约,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日本当代战略思维的某种僵化,它反映的是一个大国在结构性焦虑中,逐步失去战略自信与独立判断力的现实。 未来的新首相是否能扭转这种对美“无底线讨好”的外交方向?是否能推动日本走向“战略再平衡”? 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日本继续在国际格局中充当“提款角色”,那么其所谓“自由民主国家”的主体性,将只剩下符号意义。 日本必须重新审视自身定位,从附庸思维中突围,重建战略自主,而全球,也不能再把这个“经济大国”当作规则制定者来看待,而更应警惕其在国际体系中持续性的“战略自残”行为。
特朗普得手,日本对美“下跪”,送上5500亿大礼!石破茂:我辞职 2025年7月
赛博朋克浪客
2025-07-23 16:06:10
0
阅读:40
忠逆
日本免美5500亿的美债,不就行了,还要弄个投资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