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这是三十万年前的木器,你能相信吗?木头埋地里三十万年,挖出来一看,和新的差不多,这不合常理呀!一眼假。你把木头埋地里三年试试,会变成什么样?可是,这些木器经过了古生物地层学、古地磁学、光释光、电子自旋共振方法等多种测年手段,确认这些木器年代为30万年前。但有人可能还是不会相信,因为怎么没有碳14测年呢?这个问题,你好好想,为什么不用碳14测年?反正肯定没用碳14来测,你就说你相信不相信吧!呵呵 这批木器出土一共三十五件,随着这些木器一起出土的还有大量石制品、骨角器、动物化石、植物遗存等等,内容丰富,中看中瞧! 按照某些考古大家的标准,这些东西只能是假的!三十万年,怎么能保存下来?早就烂掉了!这太不合常理了! 我要告诉大家,这些木器出土于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的甘棠箐遗址,这一遗址发现于1984年,1989年首次发掘,此后又经过两次发掘,分别是14-15年,18-19年,经多种方法测定,该遗址形成年代范围为距今20万年-35万年。出土的这些木器是一项世界级的重大考古发现,不仅填补了中国旧石器时代木制品研究的空白,同时对探讨木器的起源、加工技术、功能、演化发展过程也具有重大意义,更对学术界流传的“东亚竹木器假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此前,在英国克拉克顿、德国舍宁根、赞比亚卡兰博瀑布等遗址也曾出土一些木器,但那些木器在保存的完整性方面与甘棠箐遗址出土的木器根本不可能同日而语,更重要的是,甘棠箐遗址出土的这些木器,从外观上可以看得出其功能十分明确,考古人员认为,这些木器是用来挖掘和切割植物可食性地下根茎的。 在甘棠箐遗址考古的团队是由多个国家的专家组成的,不仅有中国人(主体),还有英国人,澳大利亚人等,研究论文于今年7月4日发表于《科学》上,第一作者是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刘建辉。 现在回到前面提到的问题:这些木器是如何保存下来的呢? 根据考古人员的说法,是这样的,你能信就信,不能信就拉倒: “通过地貌、地层和埋藏学的多指标分析,甘棠箐遗址位置与环境特殊,人类活动时期形成的沉积物主要为河湖相堆积,是古抚仙湖湖岸河湖相沉积的结果。遗址在饱水、稳定的环境和快速埋藏的条件下保存了大量有机质材料。木器等有机物被埋藏在富含有机质的潮湿黏土地层中,缺氧环境则造就木器及其他有机质材料得天独厚的保存条件。”(注此处引用相关报导原文) 附图二为考古人员在发掘现场探讨问题
看图,这是三十万年前的木器,你能相信吗?木头埋地里三十万年,挖出来一看,和新的差
錢于晋
2025-07-23 11:59:12
0
阅读:1363
土耳其咖啡
一篇阴阳文,木头是可碳14的,倒是那些西方层出不穷的石雕是做不的。
独翅天使 回复 07-25 15:36
其实做不做都不重要,他说做了 就是这个年代的,那你也不知道他到底做没做。
土耳其咖啡 回复 独翅天使 07-25 18:53
做不做重要啊,不然凭什么做依据?当然有心造假也是可能蒙混过关的。楔形文字泥板可以用该年代地层的泥来伪造,只要不去烤制,控制过程不被污染,就有可能仿制那个年代的东西,而且可能被误判。
灰烬。
这些木头一看就已经成化石了,我很想问白人国家那些在河边出土的几百年几千年的木头是如何不腐烂的,很明显它们西方出土的木头全都是普通木头,就像是中国纸和莎草纸的区别。
墨雨狼烟
感觉就跟棒子申遗套路,就让他得瑟一段时间,时机到了,一朝推翻
随风的风
光释年只适合于无机物检测,检测的应该是底层。无机物不做碳14,显然这个断代是有缺陷的。
不笑不知道
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只半年。
流浪在外
国内自然有学术界人士出来给它解说的明明白白的西方国家的牛逼之处
未来的我和其他200721个朋友
碳14不是万能的,有n种办法干扰准确性。记得二十多年前河南造假青铜器刚刚成规模的时候,出了一件事情。有个经销商从河南进了批青铜器。座飞机周游国内十几个城市展销。最后在北京扣下了,青铜器用碳14测是商周时期。注意的是商周青铜器国内不允许买卖,捉住要轮刑法的话,量大最高死刑。这伙计急眼了,把实情一说,才知道,上周的青铜器座上十几次飞机,因高空和安检辐射,碳14检测报告成了商周的了!
未来的我和其他200721个朋友 回复 07-25 20:23
还有这批青铜器当时都惊动故宫博物院,因碳14定义为商周,想想这么多要称为国宝级的商周青铜器流失,该枪毙多少人。最后去河南那边看了现场,才知道河南青铜器造假的技术登峰造极。碳14法多么不靠谱。像以色列的那个一万年的篮子就是用碳14法定义和决断的
未来的我和其他200721个朋友 回复 07-25 19:47
二十来年前碳14号称万能的,现在看来不是什么都能测出来的
用户10xxx00
有机物都可以做检测!
星尘
三十万年不腐,这是个大妖啊
szzs
居然没变成煤炭
大飞鱼
伪史哟,钢筋哟,雕像没鼻子哟。这些云南出土的木头肯定是偷了我们的永乐大典然后穿越回去仿造的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