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李登辉这么明显的涉日背景,为什么还能得到蒋经国信任?只能说,大家不要被宣传

淡泊山茶体育 2025-07-22 19:54:00

有人说李登辉这么明显的涉日背景,为什么还能得到蒋经国信任?只能说,大家不要被宣传材料里的蒋经国骗了,其实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蒋经国考虑过向大陆低头这件事,他的晚年只考虑了两条路线。 李登辉的日本背景从出生就根深蒂固。他1923年生在台湾,那时候台湾还在日本统治下,他上的是日式学校,学日语,接受日本文化熏陶。到1943年,他去日本京都帝国大学留学,专攻农业经济。1944年,他加入日本陆军,当少尉军官,在防空部队服役,直到日本投降。他哥哥李登钦在菲律宾战场阵亡,还进了靖国神社。这些经历让他对日本有特殊感情,后来他多次公开表达对日本的亲近,比如支持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引发华人强烈反对。 李登辉1946年回台湾后,在台湾大学教书,研究农业,提出一些改革想法,这些报告传到蒋经国那里。1972年,蒋经国当行政院院长时,提拔李登辉为政务委员,让他进国民党体系。那时候国民党外省人主导,台湾本省人有不满,蒋经国需要平衡。李登辉表现低调,工作勤恳,1978年当台北市长,1981年升台湾省主席,公开反对分裂,强调一个中国。这些话让蒋经国觉得可靠。1984年,李登辉成副总统,蒋经国忽略了他的日本背景档案,转而用他来缓和省籍矛盾。 情报显示李登辉留学和军籍记录,但蒋经国优先考虑政权稳固。直到1988年蒋经国去世,李登辉继任所谓的“总统”。 这过程说明,蒋经国不是没察觉,而是有他的政治考量。李登辉早年还加入过中共地下党,1946年9月入党,参加些活动,但1947年8月退党,理由是不愿受约束。1947年底又通过新民主同志会集体入党,1948年夏天再退,说党内不纯洁,有人野心。他退党时答应保守秘密,组织也为他保密。 这些经历没帮他推动统一,反而成了他后来分裂的铺垫。 国民党内部当时有派系斗争,蒋经国用李登辉来拉拢本土力量,避免内部分裂。蒋经国没证据显示考虑过向大陆妥协,他晚年只在两条路线间抉择。一条是灭共复国,坚持军事经济对抗大陆,继续国民党早年反攻大陆主张。1970年代,他推动十大建设,发展经济,强化国防,保持高压。另一条是革新保台,培养本土力量,缓和省籍矛盾,提拔台湾本地精英稳固统治。 正是革新保台需要,让蒋经国对李登辉的日本背景睁只眼闭只眼,用他平衡党内。蒋经国晚年病重,还叮嘱守住原则,直到1988年1月去世。蒋经国两条路线影响深远,但也无意中让李登辉上位。李登辉继任后,很快现原形。他上台初还提统一,但1995年访美康乃尔大学,宣扬台湾特殊地位,挑战一个中国。1999年7月9日,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抛出“两国论”,说两岸是国与国关系。 这直接引发台海危机,大陆导弹试射,局势紧张。他多次访日,2001年在东京演讲,自称有日本情结,鼓吹分裂。 李登辉的“两国论”遗毒至今影响台湾年轻一代,赖清德等继承他的分裂言论。但李登辉多行不义,2020年7月30日因多器官衰竭去世。他的分裂行径虽阻碍两岸统一,但祖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推动统一进程稳步前进。经济合作增多,两岸交流加深,早晚清除这些遗毒,实现民族复兴。我们要警惕分裂势力,坚定一个中国原则。 蒋经国晚年两条路线,本意是保政权,但忽略李登辉真面目,导致后来问题。历史证明,分裂没有出路,只有统一才是正道。李登辉从伪装支持统一到公开分裂,暴露了其背叛本质。他早年加入中共地下党两次,却两次退党,没为统一贡献,反成分裂源头。蒋经国信任他,是因为革新保台需要本土干部,李登辉正好钻空子。 国民党内部当时省籍矛盾尖锐,蒋经国用李登辉缓和,但没料到他上台后变脸。蒋经国灭共复国路线强调对抗,革新保台则注重本土化,两条都不考虑向大陆低头。历史资料显示,蒋经国1982年对美媒说,中共不守信用,一国两制不切实际。 他始终坚持反共,没任何证据显示他想妥协。李登辉上台后,推动去中国化,炮制“两国论”,把台湾推向绝路。但大陆发展迅猛,综合实力提升,统一大势不可挡。 回看李登辉日本背景那么明显,还能得蒋经国信任,就因为蒋经国晚年只考虑灭共复国和革新保台两条路线,没想过向大陆低头。他选择革新保台,是为稳固台湾政权,提拔李登辉是这个策略的一部分。李登辉伪装得好,骗取信任,上台后露真面目。他的分裂言论影响至今,但祖国统一进程加速,早日实现。李登辉的例子告诉我们,分裂势力终究自取灭亡。

0 阅读:46

猜你喜欢

淡泊山茶体育

淡泊山茶体育

山清水秀,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