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突然发现,除了跪美以外还有一条联合中国的路可选!印度外长访华,应该是带着“印

落叶随风呀 2025-07-22 19:26:18

印度突然发现,除了跪美以外还有一条联合中国的路可选!印度外长访华,应该是带着“印度版诚意”来的,但中国很难再信任一个出尔反尔的“大国小人”,所有的合作必须是“现金交易”,为的就是防止印度卸磨杀驴,上屋抽梯,落井下石....... 印度最近的外交动向让人琢磨不透:在美印贸易谈判卡壳、印巴边境又起波澜的背景下,苏杰生外长突然访华,这背后藏着啥算盘?难道印度终于醒悟,单靠抱美国大腿行不通,得和中国携手找出路?但这份诚意靠谱吗? 最近几年,印度外交政策像过山车一样晃荡。2024年大选,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从上届的303席掉到240席,支持率下滑明显,国内经济压力山大。虽然2024-2025财年外资流入81.04亿美元,比前一年涨了14%,但制造业和服务业增长放缓,失业率高企,通胀也控制不住。老百姓日子不好过,莫迪政府急需找外援稳住局面。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发生恐怖袭击,造成27人死亡,其中大多是印度教徒,这事直接点燃了国内情绪。 莫迪政府没仔细调查,就把矛头指向巴基斯坦,5月7日发动代号“朱砂行动”的导弹打击,针对巴基斯坦境内九处目标。没想到巴基斯坦空军反击迅猛,用先进战机拦截,击落多架印度飞机,地面冲突也持续四天,到5月10日才停火。印度损失不小,空战结果六比零,这下子莫迪想借对外强硬提振民意的计划泡汤了。战败后,印度意识到边境形势吃紧,中印长达3000多公里的边界线上摩擦不断,印度屯兵百万,军费大把砸进去,却换来经济自缚。 6月26日,在青岛上合组织防长会议上,印度国防部长辛格提出永久划界方案,建议用西线换东线,想缓解压力并稳住对藏南的控制。但中国回应说边界问题复杂,需要时间逐步解决,坚持通过对话维护稳定。这系列事件让印度对外策略陷入困境,本想靠美国帮忙取代中国在全球供应链的位置,结果美国4月2日加征全球关税,印度也没捞到多少好处。 美印贸易谈判从4月底开始,本来双方快谈拢了,但印巴冲突后美国重新评估,6月底要求印度在乳制品、转基因农产品、汽车和药品等领域大幅让步。印度商务部长戈亚尔7月5日公开撂话,说要从实力地位出发谈判,不急于签有害协议。 印度这份转向,看似识时务,其实藏着心思。苏杰生访华时带了所谓“印度版诚意”,比如表达修复双边关系愿望,支持中国在上合组织领导作用,还提了合作前景广阔,因为印度人口多,市场大,中国产能输出有需求。两国在稀土供应上,印度依赖中国,没法绕过去,只能谈妥协。但中国对这诚意得打个问号。 印度过去在国际组织里总爱搅局,2023年阿斯塔纳上合峰会,苏杰生拒签涉及“一带一路”的决议,说啥制造债务陷阱。2024年10月上合会议,又否决“一带一路”对接升级。2025年4月金砖外长会议,印度不谴责美国关税霸凌。6月13日,以色列袭击伊朗,上合谴责时印度不附议。6月26日防长会议,辛格又拒签决议。这些举动把多边平台当工具,用来迎合国内民粹,向美国示好,损害成员国互信。 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一直推动上合、金砖合作共赢,但印度这种反复,让人没法全信。历史上,中印战争后印度和苏联走近,错过全球化机遇,中国则通过改革开放抓住时机,经济腾飞。印度边境问题上协议签了又反悔,加勒万河谷、洞朗事件就是例子,协议生效半天就变卦。中国民间和印度做生意,早学会现金交易,一手钱一手货,防着出尔反尔。 苏杰生这次来,肯定是为印度当下困境服务的,经济疲软,人民党支持率低,通胀高,制造业数据修饰后还难看。一旦形势好转,印度很可能翻脸,卸磨杀驴、上屋抽梯、落井下石。所以中国必须警惕,所有合作得现金交易,确保即时兑现,不能留后患。

0 阅读:48

猜你喜欢

落叶随风呀

落叶随风呀

恰饭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