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总统安全顾问沙利文爆料:俄罗斯注定要输掉这场战争!他的报料,归纳有这几点: 1. 普京的一言堂,导致没有“纠正错误”的机制。为了迎合上面高兴,战争进展情况,报喜不报忧,延误战机。 2. 欧盟国家是铁了心要搞趴俄罗斯!而且会继续援助乌克兰到底!这就让俄罗斯有限的战争资源,终有耗尽的一天。 3. 经济制裁,特别是限制俄罗斯石油出口,越来越强硬,越来越厉害,石油出口,那可是俄罗斯的“命脉”,一旦切断或者基本切断,俄罗斯则“停止转动”! 4. 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越来越恶化,如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等,最终有可能导致冲突。 欧盟第18轮制裁将俄油价格上限压至47.6美元/桶,并禁止进口任何源自俄原油的精炼油,连印度纳亚拉能源公司(俄油加工枢纽)也被列入制裁名单,直接切断俄“折扣油转口欧洲”的利润链。俄罗斯财政约40%依赖能源收入,此轮制裁或使其年损失超百亿美元。 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7月19日公开声援乌克兰,宣布千名特种兵部署至扎波罗热前线,并联合宿敌亚美尼亚开辟绕开俄罗斯的“赞格祖尔走廊”;亚美尼亚拒缴集安组织会费并寻求加入欧盟,俄在高加索势力正被系统性瓦解。土耳其借机扩张区域影响力,进一步挤压俄战略空间。 虽以购买力平价计俄罗斯升至全球经济第四(占3.55%),但这源于卢布贬值推高的名义GDP及战时军工拉动,实际民生领域萎缩严重。IMF警告若战争持续至2026年后,俄财政将陷入“不可持续黑洞”,欧盟自身通胀压力亦加剧援助矛盾。 欧盟拟通过2万亿欧元预算(含对乌千亿援助),甚至挪用冻结俄资产收益输血乌克兰,但斯洛伐克等国多次阻挠制裁,反映“援乌疲劳”蔓延。德法民众抗议能源涨价,暴露西方联盟内部分歧。 沙利文承认制裁未能“瘫痪俄军行动力”,但俄军装备损耗率超补充速度30%,兵员短缺迫使征召中亚移民。乌军依托AI信息化作战代差和西方情报支援,逐步夺回战场主动权。 沙利文的判断揭示俄战略困境核心:经济造血功能被系统性肢解,地缘影响力遭历史性反噬。普京“第三条道路”的民粹帝国幻想,终因基本盘溃败而沦为困兽之斗。然而欧盟同样面临“杀敌自损”的悖论——若无法在2026年前终结战争,西方联盟或将先于俄罗斯触达承受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