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商业决战是阵线对阵线排队枪毙然后拼刺刀。
核心能力,产品定义,目标人群都重合,大家就看参数和配置。。。这种理解有点过时了,而且也想的太美了。。。
这种决战的结果必然是价格战,最后没有活路。
所以如果你想挑战小米在纯电新势力的领导品牌之一的地位,那么必要的差异化才是常态。
你是对人群的洞察更深刻,
还是对设计的把握更到位,
还是在某些至关重要的技术领域,比如自动驾驶,有那么一些些优势???
基于此如何排兵布阵,最终决战,结果如何,就是看点了。
所以最终,大家仍然会在 20+ 主力价位上决战,但是路径是不同的。
你是从关中东出,行始皇帝和汉高祖故事?
还是如曹氏子孙和皇太极,统一北方大兵南下?
稳固的根据地是需要的,谋划的路径图是需要的,实施过程中的调整和容错也是需要的。
这就是吃瓜顶尖商战的乐趣。
这也是你一旦看明白了,不会再看任何商战电视剧电影的原因。
之所以认为是小米 vs 理想,是因为他们都建立了
稳固的根据地,即鬼火少年和中年奶爸,
都有自己的核心能力,比如设计借鉴纽北圈速性价比和独特的消费者洞察冰箱彩电大沙发智能驾驶,
一个是充分利用油车时代的既有认知,一个是从电车从头考虑产品定义,
而且品牌上,一个是低打高,一个是高打低,
不是说比亚迪不是更大的玩家,
而是这两家基于价值观的戏剧冲突足够精彩。。。
而且悬念也一定程度上存在。。。底是手弹退前秦,还是山海关一战定中原?
嗯,简单说就是 CP 感最强。[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