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六维联动”阵地织网 “流动课堂”场景扎根

“天上不会掉馅饼,那些说‘稳赚不赔’‘高额返利’的,多半是陷阱,我们一定要捏紧自己的‘包包’!”7月16日傍晚,南川区东城街道灌坝社区东街花园小区的家风亭下,巾帼志愿者周锡容用方言和居民们拉着家常,将非法集资的套路拆解得通俗易懂。这处平日供居民歇凉聊天的角落,如今成了防非宣传的“流动课堂”。

这样的场景,正是区妇联在南川区党建统领“六维联动”防非工作体系下,统筹推进防非宣传的生动缩影。通过将宣传阵地嵌入居民日常生活场景,一张覆盖广、渗透深的防非“防护网”正悄然织就,让防范意识融入社区肌理。

党建引领织密网:让防非知识跟着党员走,随着志愿者动

“大家想想,要是有人说给钱一个月就能翻倍,哪有这种好事?”家风亭下,周锡容结合社区真实案例,用拉家常方式剖析非法集资套路,引得歇凉居民频频点头。“周姐讲得实在,还是捂紧‘钱袋子’最稳当!”居民柳德君听完深有感触。

从会议室到家风亭的“流动课堂”,这样的“闲聊式”宣讲,源于此前区政府办在灌坝社区开展的党建统领防非业务培训,而这正是“党建+群团+防非”深度融合机制的生动实践。

依托培训成果,党员网格员通过支部会议常态化宣传,巾帼志愿者则活跃在家风亭、院坝等居民聚集处,让防非知识跟着党员走、随着志愿者动,从会议室的专业培训延伸为家门口的生动课堂。这一过程中,区妇联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打非工作中的政治领导力与群众组织力,将党建引领的组织优势转化为防非宣传的渗透力,让“六维联动”中的协同联动在基层落地生根。

刚结束家风亭宣讲的周锡容马不停蹄:“我们平时搞家风宣讲、组织院坝活动,都把防非知识融入进去,就像今天在家风亭,大家边乘凉边听,很自然就记住了。”

场景化宣传见实效:让防非宣传从“单向灌输”向“双向共鸣”转变

走进东城街道灌坝社区渝好空间,防非宣传元素已深度融入环境:显眼位置的宣传专栏、滚动播放警示动画的电子屏、咨询台旁随手可取的宣传折页,让居民在日常出入中便能接触防非知识,实现“抬眼可见、触手可及”。

当天下午,灌坝社区渝好空间里,一场“守护家庭小金库”亲子活动热闹开展。重庆农商行南川支行工作人员通过动画短片,将复杂的防非知识转化为孩子们能理解的“防骗秘籍”。“不能给陌生人说家里的信息!”“要提醒爷爷奶奶别信陌生电话要钱!”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分享收获,童言中透着清晰的警惕意识。

作为南川区“六维联动”防非工作体系中的重要力量,区妇联打破单向说教模式,紧扣“精准施策”原则,用亲子互动、动画演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防非知识在轻松氛围中浸润人心,达成“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传播效果,推动防非宣传从“单向灌输”向“双向共鸣”转变。

服务阵地融日常:让活动场地升级为常态化防非宣传“主阵地”

12338妇联维权服务中心内,刚结束咨询的朱兴华拿着防非宣传册说:“志愿者解决我问题的同时,还教我识别非法集资,很贴心。”在这里,工作人员在解答法律问题时,总会同步提醒金融风险,让维权中心成为防非宣传“前哨站”。

“来咨询家庭矛盾的居民,常提到老人被高息诱惑,我们就结合案例提醒他们守护好养老钱。”灌坝社区工作人员吴美瑾介绍。如今,渝好空间、家风亭、维权中心等妇联基层点位,已从单一活动场地升级为常态化防非宣传“主阵地”。

作为“六维联动”防非工作体系的重要一环,南川区妇联深度融入全区党建统领工作格局,将防非宣传嵌入日常服务,使其从“阶段性活动”变为“日常必修课”。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妇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更通过精准化服务增强了群众对非法金融活动的识别防范能力。正如南川区妇联副主席张小红所说:“一场培训、一次活动只是起点,在‘六维联动’体系下,我们要让防非宣传像空气一样,渗透在服务的每个角落,以长效机制筑牢群众的金融安全防线。”

据悉,南川区正按市委金融办要求,作为全市唯一的试点区县,探索打造党建统领“六维联动”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工作体系,充分聚合退役军人、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残联等权益保障单位服务的特定群体力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防非工作体系,全力提升群众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切实守住群众“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