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感谢你们了,为我母亲挽回一万多元损失。”近日,在中国银行遵义上海路支行营业大厅,客户蒲先生激动地向工作人员连声道谢,感谢该行员工历时三个多小时为其母亲清理、兑换13700元因火灾损毁的人民币。
春节前夕,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让蒲先生一家陷入困境。其母亲多年省吃俭用积攒的7万余元现金因家中电路短路起火,部分被烧成灰烬,残存纸币也严重碳化。因为之前蒲先生有一个朋友在上海路支行兑换过残损币,对他们的服务很满意,所以蒲先生这次没多想就带着抢救出的残币径直来到上海路支行求助。
支行运营主管覃克会小心翼翼地接过蒲先生递交的残币,经初步查看,大部分残币剩余票面符合兑换标准,便当即对满面愁容的蒲先生进行安抚:“您别着急,这些钱还有救。我们会按照人民银行残币兑换标准,最大程度地为您挽回损失。”随即,覃主管对这些残币逐张展开仔细检查。由于钱币烧毁严重,每张纸币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碳化和变形,烧残的纸币变得焦脆不堪且相互粘连,难以通过肉眼和机具辨别可兑换金额,只能通过人工的方式将被烧毁的钱币一张张进行剥离、挑拣、鉴别以及清点,极其考验操作人员的耐心及专业度。
“每一张残币都承载着老人的心血,我们必须全力以赴。”覃克会是一名入行多年的老员工,同时也是一名基层的共产党员,此时,胸前佩戴着党徽的她主动亮出党员身份,带头与其他同事一起为客户想办法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由于清点残损币会花费大量时间,在对残币进行全面查看后,她立即决定开启弹性服务柜台,确保不影响柜面其他业务办理。同时,她召集了另一名年轻骨干力量,“以老带新”,和自己一起着手开展残币清理、兑换工作。
“小何,今天我们一起来帮助蒲先生解决难题,顺便教你个新技能!”小何是入行不到三年的年轻员工,覃主管凭借着入行十几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在人民银行残损币兑换标准的指导下,带着小何迅速开启了“实战教学”模式。
“如果票面剩余四分之三以上,图案、文字能按原样连接,就能全额兑换;票面如果剩余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三以下且图案、文字能按原样连接,就可以按原面额的一半兑换。”覃主管一边鉴别处理残币,一边耐心地给小何讲解兑换标准。小何听得专心致志,并牢记要点,仔细按照兑换标准跟着主管一起开展残币鉴定兑换工作。
由于要确保“火烧币”的真实性,且在清点和鉴别过程中要保证准确性,减少残币兑换损耗,二人借助了专业工具积极展开“抢救”:她们先用刷子清除纸币上的灰尘和杂质,再用小刀、镊子逐张剥离粘连币面,部分还需用镊子来夹取,避免直接用手接触。最终再根据残损币碳化程度进行分类,对半损毁纸币进行精确测量和比对。经过连续3小时的持续作业,最终完成了137张百元纸币的鉴定工作,成功为蒲先生的母亲挽回了一万三千余元的经济损失。
蒲先生接到兑换好的崭新纸币,激动地说:“真的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我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钱变成一堆废纸!”
送走蒲先生后,第一次参与残损币兑换的小何由衷地感叹:“原来残币兑换有那么多讲究,今天虽然花了很长时间,但是我很有成就感,也学到了很多宝贵经验,以后一定还能用得上。”覃主管也高兴地说道:“能为客户解决难题、让客户满意就是工作的意义所在,也是党员的责任所在,你也要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尽心尽力地为客户做好金融服务呀!”
金融服务不仅要有力度,还应有温度。在这次“火烧币”兑换工作中,支行新老两代员工将金融服务的温度通过指尖传送给前来求助的客户,不仅是服务理念的传递,更是国有大行于细微处讲责任担当的传承。“兑换残损币不仅是义务,更是国有大行的社会责任。”支行负责人表示,将持续践行“金融为民”理念,通过设立绿色通道、配备专业设备、开展社区宣教等举措,让金融服务既有专业精度,更显民生温度。
通讯员:覃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