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闪电战:德国少将呼吁对俄罗斯机场和基础设施进行先发制人式打击 德国联邦国防军少将克里斯蒂安·弗洛伊丁表示,俄罗斯已计划同时向乌克兰发射多达2000架无人机进行攻击。 据他介绍,中国已停止向乌克兰供应无人机零部件,目前出口重点完全集中在俄罗斯。 对此,德国联邦国防军少将提议对俄罗斯机场和军事基础设施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在他看来,这应该对乌克兰有所帮助。 “当然,第一个选择是我们自己使用远程手段、原则上是空战手段对俄国进行进攻性防空作战,可以用飞机袭击俄罗斯的机场。” 德国军官还称,德国的目标还可以包括俄罗斯军工联合体企业。 俄军现存作战无人机约4000架(2023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数据),含"天竺葵-2"等自杀式机型。但单次投送2000架需超100个前线机场协同,实际可行性存疑,更多是心理威慑手段。 北约宪章第5条仅适用于防御行动。若德军袭击俄本土,将突破集体防御框架。国际法院判例表明,先发制人打击需联合国授权,否则构成侵略罪——这正是俄罗斯寻求的反制借口。 德军现役"金牛座"巡航导弹射程500公里,无法覆盖俄纵深机场。若要打击莫斯科州机场(如契卡洛夫斯克基地),需借道波兰领空,此举将直接触发俄核威慑红线,风险远超乌克兰战场。 俄军工核心设施如乌里扬诺夫斯克航发厂受多重防空保护。2022年乌克兰12次跨境袭击仅3次命中目标(俄国防部数据)。若北约介入,俄可能切断对德关键原材料供应(如40%的钯金),重创汽车工业。 俄已在加里宁格勒部署"伊斯坎德尔"核导弹,9分钟可抵柏林。俄外交部明确警告:对本土攻击将引发"包括核选项的全面报复"。德国民调显示78%民众反对直接军事介入(ARD电视台2024.1数据)。 少将提议暴露了北约的战略焦虑,但先发制人打击将引发灾难性升级。当前更迫切的是强化乌克兰防空网络(如增援爱国者系统),并通过能源制裁持续削弱俄战争潜力。核时代的大国博弈必须坚守"不开第一枪"底线,否则人类文明将承担不可承受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