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际根教授的新视频被西史辨伪爱好者发现了一些瑕疵,尤其是其列举出来的论文证据。关于莎草纸和金字塔的论文在引用上存在不规范的问题,这个不是什么大问题。网友们觉得最大的问题来自于泥板的检测方式居然采用了热释光,要知道热释光检测的前提是泥板必须要烧制过的泥巴才行。现在人们了解到的泥板是没有烧制过的,所以用热释光并不科学。我于是赶紧去看了唐教授列举的论文,原来是唐教授偷懒了引用不完全,论文中还提到了光释光的方法。光释光是测试被埋前的光照晒退信号,如果说是1000年前被埋的估计测出来应该就是1000年左右。后来我又去查了一下泥板是否烧制过,查到的结果是重要文书可能被烧制过,普通文书是自然干。按照该检测的意思是送去的都是烧制过的,否则就不会用热释光检测。也就是说现存40万片应该绝大多数都是烧制过得,自然干的基本上抗不过几千年的侵蚀。能够留存到现在的泥板应该是小概率问题,用10片存1片来计算不过分吧。那么400万片泥板是何等规模,烧制遗址呢?巴比伦还喜欢用红砖,烧制遗址呢?燃料呢?有的人会说是战火点燃建筑然后把泥板瞬间陶化了,这不可信,古巴比伦和亚述文明的建筑主要是黏土类,即使失火就是点燃房梁房柱装饰物什么的,怎么能把泥板烧制出来?正常烧制需要几小时到数十小时才行。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