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男子花12万多买了一个车位,可隔壁车位停车后,男子发现自己下不来车了,只能从副驾驶爬出来,一量才发现他的车位只有2.16米,而标准车位是2.45米。男子傻眼:自己买的是标准车位,为何交付给自己的车位小了那么多?开发商提出了2个解决方案,一是换车位,而是退差价,可男子都没同意。男子:隔壁邻居花8万买的车位能停下车,我花8万停不进去。 7月17日,据齐鲁频道小溪办事报道,多年前,崔先生花12.35万元买了一个标准车位,2020年新房和车位交付的时候,他们没有急着入住,也没有想过要去量车位大小。 2023年,新房装修好后,崔先生一家搬了进去,因为隔壁车位的邻居没搬过来,崔先生停车、开车都十分顺畅,丝毫没有察觉到任何问题。 直到前不久,隔壁车位的邻居搬了过来,崔先生像往常一样准备停车时,却发现了一个让他头疼的问题。 如果隔壁车位停了车,他驾驶室的车门根本打不开,他只能狼狈地从副驾驶爬出来。 崔先生有些疑惑,自己当初明明买的标准车位,自己的车也不大,怎么可能停不下自己的车呢? 经过对比,他发现自己家的车位似乎比隔壁邻居家的窄一些,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他从家里拿了卷尺,怀着忐忑的心情量了量自己家车位的宽度。 结果发现,他的车位竟然只有2.16米,而小区其他业主的标准车位是2.45米,崔先生又气又恼:我买的是标准车位,开发商交付给自己的却不是标准车位,问题出在哪里? 他将问题反馈给了开发商,工作人员查看后,给出的解释是:从前期销售图纸来说,崔先生当时买的车位确实是一个标准车位。 至于标准车位为何会变小了,他们查过后,发现这两个车位旁边,有一个消防栓,还有一个消防连廊门。 这个东西也没法去说,不知道到底是划线划小了,还是怎么样去划小了,但是从销售图纸来说的话,现场是存在一个问题的。 可他们也有些为难,都交房这么长时间了,崔先生才来提这个事情,如果一开始就提了,那这个事情可能很好解决。现在马上就出5年质保了,再提这个事情不太好解决了。 但是他们也给出了2个解决方案:第一个就是给崔先生换一个其他车位,但是这个车位在别的楼栋下面,距离崔先生家比较远,走路要7、8分钟,崔先生没同意。 第二个方案就是退差价,崔先生隔壁邻居的车位是花8万元买的,崔先生当时是花12.35万买的,他们愿意退4万多给崔先生,跟隔壁车位一个价。 一开始崔先生是同意的,但是当他们去找他签补充协议时,崔先生不同意了,崔先生的意思是隔壁邻居花8万元能停下车,自己花8万元车子停不进去,应该多退钱。 工作人员表示,公司的意思是确实没这么多钱,他们找了物业、消防、住建,看看这个卷帘门能不能做一些改动,现在也正在出方案。 如果最后实在是所有的改造方案行不通的话,再去跟崔先生沟通,他们肯定会想办法解决这件事情的。 崔先生购买的是一个2.45米宽的标准车位,而开发商实际交付给他的车位变成了2.16米,实际交付不达标,依据民法典第577条规定,开发商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民法典》第57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崔先生可以跟开发商协商,要求对方更换或修复车位,或要求退还差价等。 如果开发商或销售方在出售车位时,明知车位不符合相关标准而故意隐瞒或虚假宣传的,这种行为有可能构成欺诈。 若存在欺诈行为,可依据《民法典》第148条规定,请求撤销合同并要求赔偿。 也有朋友说,让崔先生把车子开进去,邻居的车倒进去,跟邻居的车头错开,这样就能打开驾驶室的车门了,但是2.45米的车位缩水成了2.16米,放在谁身上,估计都很难咽下这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