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在镇反运动中,西安市中院判处了抗日将领、原国军投诚中将军长徐经济死刑并立即执行。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糜藕池出身贵州毕节一个普通的教师家庭,少年时就耳濡目染忠烈故事,辛亥革命掀起的风潮改变了他的命运,1915年,袁世凯称帝,护国战争爆发,年仅十九岁的他背着家人投身护国军,随部队进川抗击北洋军,他作战勇猛,很快升为班长,但在一次敌后侦察中迷路被俘,押往泸州刑场,同行的战俘大多沉默,他却临刑前朗诵自己一路构思的诗句,监斩官为之动容,竟放他一条生路,他逃回部队后,带回的情报为护国军攻破敌阵提供了关键帮助,袁世凯最终取消帝制,半年后郁郁而终。 护国成功后,西南陷入军阀混战,糜藕池看不到希望,便投考黄埔军校,他从贵州步行至广州报名,成为第二期学员,训练极其严酷,他却成绩优异,结业时已能推演整师规模的作战部署,北伐期间,他率领学员冲锋陷阵,即使右臂中弹也未退缩,战后破格晋升连长,抗战爆发后,他已是85师中校团长,带队赴山西忻口迎战日军第五师团,在油坊沟一带,他率部坚守阵地,顶住三十门重炮轰击,在敌军突入战壕时,他挥刀带人反击,最终阵地保住,全团却死伤惨重,仅余三百余人,他因此升任旅长,获得三等云麾勋章。 抗战之后,他被调往山西,担任94师副师长,1941年,战区长官命他协同朱怀冰部攻击八路军控制区,他不愿参与内战,偷偷发报卫立煌,称“友军擅自变更防线”,借机按兵不动,他的抗命换来的是从前线调回贵州,担任预备役处长,1949年,国共战争接近尾声,国民党任命他为独立第一师师长,11月8日,他在黔西通电起义,带动三个保安团倒戈,省主席谷正伦得知后气得砸碎茶杯,骂他“糜跛子坏我大事”,那场战斗中他腿部受伤,落下微跛毛病,成了政敌口中羞辱他的词语。 回乡后,糜藕池选择务农,种菜养鸡过平静日子,工作队只知他曾是国民党中将,不查细节就将他列为“历史反革命”,1951年,曹绍华匪帮作乱黔西南,省军区一度想请他出面劝降旧部,他称高烧不退、腿疾难行,未前往,不久后,他被捕定罪,执行枪决,刑场设在东山凤麓洞前,与他35年前差点丧命的泸州刑场遥遥相对,1985年,县档案局查出他曾在起义前将防务图送交解放军,镇压匪患时也因病无法行动,最终为他平反。 徐经济是陕西临潼人,早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北伐中积累战功,后长期在陕西任职,抗战全面爆发后,他以旅长身份在娘子关抵御日军,战斗持续三昼夜,部队损失惨重,他也负伤,被抬出阵地时仍不断询问阵线是否稳固,战后,他升任军长,带兵在河南、湖北一带与日军周旋,一次被围断粮,他带头煮皮带吃,还把仅有的战马宰了分给伤员,百姓送红薯,他坚持留下银元,不肯占人便宜,他的名声在军中和民间都很响,日军也忌惮“陕西徐经济”。 1949年西安解放在即,他拒绝撤往西南,选择投诚,他将部队装备、弹药、粮食清单一一交出,表示希望家乡安稳,不再战火连天,起初,新政权安排他参与地方工作,并协助劝降残余国军,1951年镇反运动开始,他被指控曾参与“剿共”,又有人举报他部下曾欺压百姓,调查中发现,他1933年曾奉命围剿陕北红军,虽未主动作恶,但这段历史成为他无法回避的污点,更糟的是,投诚后原部下有逃亡者,被认为是他暗中指使,尽管他多次申辩,说自己只是执行命令,且真心投诚,但在当年“从严”政策下,这些辩解无济于事,法院最终认定他“历史罪行严重”,判处死刑,他临终前只请求见家人一面,留下遗言:打鬼子没丢人,只是这时代变得太快,多年后,他的家人申诉成功,法院撤销原判,恢复了名誉。 陈春霖出生于四川资阳,早年考入政法专科学校,后投身军旅,考入黄埔五期,主修政治,毕业后,他在中央党部组织部任职,并参与华北抗日宣传,抗战期间,他在第六战区与远征军任职,1944年升任149师师长,在湖南抗击日军,成功守住阵地,战后升为第44军军长,1949年年底,他与邓锡侯等人在四川通电起义,解放后,他被送至西南军政大学学习,接受新政权改造。 1950年3月,李文逃跑事件发生,李文原为蒋介石亲信,投降后被关押在军政大学,后逃往香港再赴台湾,事件震动中央,相关人员被严查,陈春霖因与李文同校,被怀疑提供协助,尽管查无实据,他仍在1951年被判死刑,立即执行,直到1983年,案件被重新审查,证实他与李文逃跑无关,法院撤销原判,恢复其抗战与起义将领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