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市中区召开“聚焦民生关切,提升监管服务效能”新闻发布会

大众网记者孟献欣枣庄报道

17日,枣庄市市中区召开“聚焦民生关切,提升监管服务效能”新闻发布会。区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区交通运输服务中心主任孙晋涛,区交通运输服务中心副主任付刚、仲慧婷,区交通运输服务中心运输管理室主任付健出席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上,孙晋涛主任介绍了2025年市中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持续优化管理服务工作情况,涵盖公交运营、县道养护、乡村公路建设等多个方面。

在公交服务优化方面,市中区积极行动。与市公交集团签订运营协议,保障公交规范有序运营;推动15路、16路、19路等常规线路与BRT快速公交网络衔接,实现“一次购票,免费换乘”;开通5条“校车直达”专属线路、30条通勤定制班车及340班次学校研学专线,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此外,新建枣庄街公交停车场,延伸2路、2路复线至枣庄街,新开通三角花园至狮山口12路公交班线和枣庄街至龟山风景区公交专线,解决了多个区域的出行难题。下一步,市中区将继续优化公交布局,做好相关公交配套服务,推进公交智能化建设。

县道养护与乡村公路建设也成果显著。市中区强化县道日常巡查,建立问题处置闭环。2025年县道养护工程招标已完成,部分路段工程顺利推进,确保年度250万元投资计划如期完成。同时,推进县道破损路段大修改造,完成多条县道修复养护工程,2025年对税郭至田屯相关路段开展大中修养护,预计总投资约5700万元。在乡村公路建设上,借助乡村振兴片区建设,指导各镇街推进道路提升改造,各项工程按计划有序进行。

安全监管方面,市中区多措并举织牢安全防护网。印发多项方案文件,召开多次相关会议,部署安全生产工作;规范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处理流程,开展各类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建立三级网格化安全管理体系,推行三级联动监管模式,依据企业信用等级实施分类分级监管;实施“交通+交警”常态化安全监管模式,开展联合检查,打击交通违法行为。

记者提问

1、记者:请介绍下群众较为关心的老206道路修复养护工程及该道路路域环境提升工作情况。

付刚:税郭至田屯道路,即原206国道,作为市中区重要的县级公路,肩负着连接区域交通的重要职责。近年来,随着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该道路的交通量逐年上升,特别是重型车辆数量显著增加。这一变化导致路面出现多种类型且程度不同的损害问题,具体表现为纵横交错的裂缝、网状裂纹、明显的车辙痕迹以及局部沉降等现象,严重损害了道路的通行安全和舒适性。

针对这一状况,交通运输部门予以高度重视,并迅速启动了道路大修工程。经过前期周详的筹备和公开透明的招标程序,该道路的大修工作于3月28日顺利完成公开招标环节。根据施工计划安排,自4月14日起至7月20日,对东街至田屯段长约3公里的路段实施全封闭施工,现已基本完成,即将全面通车;随后,自7月20日至10月10日,将对南安城至东街段长约3.8公里的路段进行全封闭施工,力求全面修复路面损害,提升道路通行能力。

在推进道路大修工程的同时,积极协调各镇街参与行动,同步推进辖区路域环境的综合提升工作。具体措施包括:对道路路缘石以外至沿线商铺间的裸露土地进行硬化、绿化和美化处理,彻底改变以往杂乱无序的状况;拆除沿线违规私搭乱建的“店外店、棚外棚”等建筑物,恢复道路整洁有序的面貌;加强沿线周边的污水处理工作,确保水环境不受污染;积极开展沿线商户“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引导商户自觉维护门前环境秩序。通过这一系列举措,旨在全面提升道路周边环境质量,为居民和过往车辆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美观的通行环境。

2、记者:自国家、省、市启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政策以来,市中区交通运输部门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能否详细介绍一下?

仲慧婷:“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开展以来,我们聚焦交通运输行业需求,积极推进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落地生效,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已成功为14家企业、157家个体提供“一件事”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高效服务的承诺。

一是优化全链条审批流程。区交通局与区审批局携手合作,对办事流程进行了优化。将原本分别处理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和《道路运输证》两项事务整合,实现了“一窗受理、一次提交、跨部门线上流转、一站办结”的高效服务模式,办理环节减少了50%,办理时限缩短了80%以上,显著提升审批效率。

二是构建多点位服务体系。全面构建“1+11+10”多点位、一站式服务新模式:在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窗口”,在11个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和10个交通下属单位提供“一件事”服务,开展政策讲解、帮办代办;向企业发放“运输企业畅顺卡”,方便企业查看扫码咨询等;推出预约服务,业户可根据自身需求提前预约,提供一对一的指导和帮助。全区范围内实现了“多点覆盖、全程协办”。

三是打造立体式政务服务。申请单位可以选择在“一件事”线下窗口递交纸质文件,或通过互联网登录指定网站或APP专区完成相关手续,以实现许可证和运输证的一次性发放,并生成相应的电子证件。通过使用枣庄车辆智能分析小程序,可查询相关政策、咨询办理流程,从而实现数据的自动处理,替代传统的人工办理方式,有效促进企业发展。

3、记者:据了解,市中区已经成功构建了全市首个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控平台。您能否详细介绍一下该平台具备哪些功能?

付健: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控平台是枣庄市首个此类平台,自落成启用之日起,市中区交通运输部门持续对监控平台的功能进行优化与提升,旨在强化对企业和车辆的科学化、精准化监管。该平台拥有以下四项主要功能:

联网联控功能:将全区9000余辆营运车辆全部纳入平台监管,对车辆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预警。行业管理部门和执法部门可以实时查询调取车辆运行轨迹、联网动态等信息,极大提升了监管工作效能。

安全培训功能:平台开发了“交通安培”系统,采用“互联网+安全教育”、网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结合方式,落实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目前已有7000余名驾驶员下载手机APP参加学习,有效解决驾驶员学习教育难的问题,确保安全教育取得实效。

安全提示功能:平台开发了微信小程序,通过小程序向驾驶员及家属推送超速提醒、疲劳驾驶等安全提示,提供天气预警、车辆年审等服务信息,年累计发布各类信息100多万条。营运车辆违规预警信息由最初每天3000余条下降至每天500余条,车辆违规行为大幅下降,有效预防了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信用评价功能:开发了市中区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信用评价信息系统,科学精准实施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分类分级和靶向监管,推广“线上安全监管+线下现场抽查”的监管模式,探索道路运输信息化监管的新路径,实现精细化、信息化、差异化监管的新模式,目前该系统已开发完成,近期将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