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老山战场前线,142号高地上14名战士无人指挥,他们的排长刚刚牺牲了,此时,杨国跃自告奋勇出来指挥,战士们瞬间士气大振! 1982年,云南云县的杨国跃穿上了军装,成了一名解放军战士,两年后,他入了党,紧接着就赶上了对越自卫反击战,跟着部队去收复老山。 杨国跃是九班的班长,可战斗命令下来的时候,他主动要求去主攻排的尖刀班,就当个普通战士。 4月29号打146号高地的时候,连队被敌人的雷场拦住了,前面过不去,后面的大部队没法展开,眼看就要错过进攻的好时机。 杨国跃二话不说,趴在地上就往前挪,手里拿着工兵铲,一点一点地探,硬是在密密麻麻的地雷中间,探出了一条能走人的路。 八连顺着这条路冲上去,很快就占领了冲击位置,这一仗下来,他立了三等功,可他没歇着,没多久又回九班当班长去了。 5月17号,杨国跃跟13个战友,在代理排长李海欣的带领下,去守142号高地。 凌晨时分,天还黑着呢,越军一个加强连的人,分三路偷偷摸了上来,想搞偷袭,全排的人反应快,立马进入阵地,一顿猛打,把敌人的第一次进攻打回去了。 敌人偷袭不成,就来硬的,他们调来了好多炮火,轻重机枪也一个劲地扫,然后带着十倍于我们的人,从东、西、南三个方向往高地上扑。 打得最激烈的时候,代理排长李海欣牺牲了,这时候阵地上一下子就乱了,眼看敌人就要冲上来,杨国跃一跺脚,站出来喊:“我来指挥!大家跟我上,为排长报仇!” 战士们一听,火气都上来了,端着枪就往前冲,跟敌人拼开了,就6分钟,硬是把敌人的第二次进攻打退了。 这时候再看阵地上的人,15个战友里,两个重伤,三个轻伤,杨国跃自己的左脚也被炮弹炸伤了,血顺着裤腿往下流。 更要命的是,电话线被炸断了,跟上级联系不上了,成了孤军奋战,杨国跃咬着牙,忍着疼,心里盘算着:不能就这么耗着。 他赶紧让人把牺牲的战友和重伤员抬到坑道里,剩下的人分成三个战斗小组,各自守住一个方向。 凌晨5点半,越军又上来了,这次还是三路进攻,炮火打得更猛了,轻重机枪也跟疯了似的。 杨国跃看着敌人往上冲,大声喊:“别急着打,等他们到30米以内再动手!” 等到敌人离得近了,他一挥手,120多枚手榴弹扔了过去,机枪也跟着开火,密密麻麻的子弹扫向敌群,第三次进攻又被打退了。 敌人一次又一次地往上冲,第四次、第五次,都被打回去了,可他们人多,很快又组织了更大规模的进攻。 杨国跃站在阵地上,对着战友们喊:“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大家跟着他一起扛,可敌人实在太多了,20多个越军从高地侧面的缺口冲了上来。 这时候阵地上的战友,5个牺牲了,5个重伤,4个轻伤,能像样战斗的没几个了,情况太危险了。 杨国跃当机立断:“进坑道!咱们在里面接着打!”大家赶紧撤进坑道,刚进去没多久,越军就占领了表面阵地。 他们在两个坑道口架起机枪,子弹嗖嗖地往里扫,还往里面扔手榴弹、地雷、炸药块,想把坑道炸塌,一边扔还一边喊,又是吓唬又是骗,想让里面的人投降。 这时候坑道里,大家身上都带着伤,又渴又累,杨国跃看着大家,声音不大但很坚定:“机枪班长彭明林是党员,咱们都听他的,跟着他干,绝不能给祖国丢人!” 只要外面有动静,听着越军靠近了,就往外扔手榴弹,开枪射击,死死地把坑道口守住,他们在又黑又闷的坑道里,守了9个小时。 下午3点多,外面突然传来一阵轰隆隆的巨响,是咱们的炮兵开始轰炸142号高地了,杨国跃一听就知道,反击的时候到了。 他赶紧把大家叫到一起,把轻重伤员搭配着编成4个战斗小组,说:“等炮停了,咱们就冲出去,把阵地夺回来!” 炮火一停,他喊了一声“冲”,带头从坑道里冲了出去。战友们跟着他,跟敌人近身肉搏,加上反击分队和旁边高地的火力支援,最后把敌人打跑了,重新夺回了142号高地。 这场仗打完,统计战绩的时候,杨国跃他们排一共打死了104个敌人,他自己就打死13个,打伤1个。 就凭着这些硬仗、恶仗里的表现,他被中央军委授予了“战斗英雄”的称号。 英雄不是天生的,他也是个普通人,可到了关键时候,别人不敢上,他上了;别人慌了神,他稳住了;别人快撑不住了,他还在咬牙坚持。 在雷场里探路是这样,接过指挥权是这样,在坑道里坚守也是这样,每一次选择,都是把危险往自己身上揽,把责任往自己肩上扛。 老山的硝烟早就散了,可杨国跃和战友们用命换来的精神,一直都在。 英雄的故事就像一盏灯,照着咱们往前走,想起杨国跃和他的战友们,就知道今天的日子有多不容易,也知道该怎么把日子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