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人说了:国家要实现复兴,不能靠一群太监!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警惕“太监化”,实现复兴不能靠一群“太监”》,点赞数万,引发网友一片叫好。 多少年封建王朝的深宫之内,太监群体终日周旋于主子之间,所思所虑唯有揣摩上意、保全己身。 长此以往,人格竟在生存重压下被悄然扭曲——独立思考之能渐失,唯主子意志是从;为苟全性命,谄媚之术登峰造极,搬弄是非成家常便饭,而把一己之私凌驾于集体,社会,乃至国家民族的大义之上。 尽管我国太监制度已消亡百余载,但“太监化”的幽灵非但未曾消散,反有弥漫蔓延之势。此现象无声蔓延,亟待全社会高度警觉。 什么是“太监化”?简而言之,就是人格的全面矮化与责任的无耻弃守:对强权唯唯诺诺,奴颜媚骨毫无底线;虚饰奉承巧言令色,为谋私利不择手段。其面目常是假虎威而欺良善,貌似愚忠却极尽自私,为了位、名、利,把什么道德责任全都抛之脑后。 秦之赵高,汉之十常侍,唐之李辅国,鱼朝恩,宋之童贯,明之刘瑾魏忠贤,无一不是“太监文化”的集大成者,祸国殃民者莫过于此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