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1945年8月,日军宣布投降后,12名日军逃窜到了辽宁太平房火车站躲避。没想到的

1945年8月,日军宣布投降后,12名日军逃窜到了辽宁太平房火车站躲避。没想到的是,已经投降了,日本兵却依然对中国人进行打骂。 赵濂铭,太平房火车站站长,四十多岁,干瘦的身板,鬓角夹杂白发。他从年轻时就在铁路上讨生活,见过太多日军欺压百姓的场面。每天他穿着旧铁路制服,核对列车时刻表,安排工人修铁轨,尽量让车站正常运转。日本殖民统治下,他得小心应对日军的无理要求,稍有不慎就可能招来麻烦。他尽力保护员工和乘客,但面对日军的蛮横,常常只能咬牙忍耐。于黑子,车站警卫队长,三十五岁,身材魁梧,脸庞硬朗。他在地方民团练过几年,懂得用枪,巡逻时总背着老式步枪,脚步沉稳。他对日军的暴行恨得牙痒痒,早就想找机会教训这帮侵略者。寇氏,二十六岁,太平房村的农妇,怀孕七个月,丈夫在外地打工。她靠种菜、摆摊维持生计,日子过得紧巴巴。家住车站附近,她常在村口小溪边洗衣,晒些婴儿小衣服,盼着孩子出生。铁路工人王长贵,二十三岁,瘦高个,机灵胆大,负责维护铁轨,熟悉铁路道岔的操作。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广播投降,消息传到东北,百姓欢呼雀跃,以为苦日子到头了。可没几天,8月21日黄昏,12名全副武装的日军士兵坐着巡道车窜到太平房火车站。这帮败兵衣服破烂,武器却没放下,气势汹汹地闯进值班室,逼着站长赵濂铭准备吃的喝的,还要地方治安维持会安排住处。维持会的人怕惹麻烦,赶紧送来饭菜和被褥。这帮日军吃饱喝足,睡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嚷着要继续往东逃。偏偏这时候,一列满载劳工的火车从东边开过来,按铁路规矩,巡道车得让路。可日军不讲理,硬要火车倒退给他们让道。司机李福田,早就受够了日军的欺压,知道日本已经投降,哪肯低头。他死守驾驶室,拒绝让路。日军见状,爬上车头想自己动手,结果被李福田推开。恼羞成怒的日军开枪打伤了他的胳膊,鲜血直流。 这枪声彻底点燃了车上百姓的怒火。14年亡国奴的日子,谁不憋着一肚子火?劳工们高喊着要教训这帮败兵,场面乱成一团。日军拉开枪栓,准备朝手无寸铁的百姓开火。关键时刻,警卫队长于黑子带着几个手下赶到,二话不说就开枪。枪战没持续多久,11名日军被当场击毙,血流了一地。剩下一个日军趁乱钻进草丛,跑得飞快,逃到了几十公里外的金岭寺站。这家伙一到那儿就向日军联队告状,说太平房车站的人杀了他们的人。8月23日,100多个日军带着装甲列车杀气腾腾地从金岭寺站出发,直奔太平房。装甲列车上架着机枪,士兵们荷枪实弹,一副要报复的架势。 铁路工人王长贵机灵,早就盯上了日军的动静。他发现这帮日军要来报仇,冒险跑去把道岔扳错。装甲列车开到半路,车头一下偏出轨道,撞进路基,动弹不得。这一下拖延了时间,王长贵骑着自行车飞奔回车站报信。可惜,维持会的几个头头胆小如鼠,听到消息后只顾自己跑路,没通知车站附近的百姓。8月24日下午,装甲列车修好后开到太平房,日军从东、北、西三个方向把车站围得水泄不通。他们一下车就开杀,见到人就开枪,离得近的就用刺刀捅。孕妇寇氏当时挺着大肚子,躲在车站旁边的草垛里,结果被日军搜出来,当场被刺刀捅死,肚子里的孩子也没保住。其他百姓往南边跑,想躲进大凌河边的树林,可河水太急,很多人过不了河,只能藏在树林里。日军追上来,见人就杀,树林里血流成河。这场屠杀杀了84个无辜百姓,烧了246间房子,太平房车站一片狼藉。 惨案之后,赵濂铭觉得自己没保护好车站的百姓,辞了站长的职务,回老家种地,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没几年就病死了。于黑子因为在枪战中表现勇敢,得了不少人的敬重,后来加入了地方武装,干了不少实事,晚年过得安稳。王长贵扳错道岔的事传为佳话,但他从不张扬,默默过完了一生。寇氏的丈夫从外地回来,得知老婆孩子都没了,伤心欲绝,一辈子没再娶。那些作恶的日军,杀了人烧了房子后,大部分回了日本,没人追究他们的罪行。这场惨案成了历史上的伤疤,提醒着大家,胜利来之不易,侵略者的罪行永远不能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