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当地时间2025年7月16日,俄军炮兵拍摄的,俄罗斯武装部队居然使用了,中国制造

当地时间2025年7月16日,俄军炮兵拍摄的,俄罗斯武装部队居然使用了,中国制造的130毫米炮弹,据称可能是伊朗向俄罗斯军队出售的。   这一批130毫米炮弹,可能是伊朗,在两伊战争期间,购买的,如今这些中国制造的130毫米炮弹,如今又被伊朗卖给了俄军。   俄军炮兵在7月16日拍摄的画面中,清晰显示出中国制造的130毫米炮弹正在被装填进火炮。   这些炮弹外壳上刻有中文标识,经由开源情报分析人员比对,确认其为中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对外出口的制式弹药。   俄军当前正将这些炮弹用于130毫米M-46加农炮,这种火炮在乌克兰东部战场承担着远程火力压制的任务。   多方猜测,伊朗通过其在中东地区的军贸网络,将早年购自阿拉伯国家的中国弹药输往俄罗斯。   中国130毫米炮弹现身俄乌战场,根源可追溯至上世纪冷战时期。   上世纪70至80年代,中国向多个中东及非洲国家出口了大量武器装备,其中就包括59-1式130毫米加农炮及其配套弹药。   伊拉克、叙利亚等国均为主要采购方。两伊战争期间,伊朗为对抗伊拉克,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中国制造的炮弹,部分来自直接采购,部分通过第三国转手交易。   这些弹药随后进入伊朗国家储备体系,虽历经数十年,但因保存条件尚可,仍具备实战能力。   2023年初,美国《华尔街日报》曾披露伊朗向俄罗斯提供约30万发炮弹及100万发子弹的合同细节,单价甚至低于23美元,显示其清库存的意图明显。   尽管伊朗官方未公开承认,但乌克兰情报部门负责人基里尔·布达诺夫在2023年2月已指出,伊朗运输机频繁往返两国运送“未知货物”。   M-46加农炮由苏联于1946年开始研制,1954年正式服役,至今已71年,是名副其实的“冷战古董”。   该炮采用52倍径超长炮管(6.85米),赋予炮弹930米/秒的高初速,普通榴弹射程达27.5公里,增程弹更达38公里,这一指标在1950-1960年代完全碾压同期西方火炮,当时美军M109自行榴弹炮发射增程弹仅能打出23.7公里。   技术优势源于舰炮移植:M-46由苏联海军B-16/M-36型130毫米舰炮改进而来,其长身管设计初衷是追求海上交战时的弹道平直性与射程,移植到陆地后,意外成为压制北约短管榴弹炮的利器。   在越南战场,美军曾饱受其苦,溪山战役中因105毫米和155毫米火炮射程不足,被越军M-46压制而无法有效还击,美军战后报告无奈称其为“交战双方最好的野战火炮”,但也指出其破片杀伤力弱于大口径榴弹炮的缺点。   2023年7月,俄军曾使用印有“152杀爆弹”及“37-83-13”(1983年第37批次)字样的152毫米炮弹,同样被证实是伊朗转售的两伊战争时期中国产品。   中国外交部多次申明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未向任何交战方提供武器。   130毫米炮弹的流转路径复杂,中国生产→中东国家采购→伊朗获取→转售俄罗斯,全程历时超40年,完全脱离中国的控制范围。   中国现行国防政策聚焦自主防御,130毫米炮弹早已停产,解放军炮兵于1990年代全面换装155毫米口径,老式弹药仅供少数退役装备训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