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前总统阿萨德卷土重来的机会可能来了。据报道,以色列对叙利亚总统府、国防部大楼、总参谋部大楼等进行了轰炸,但叙利亚新政府领导人朱拉尼却不知去向,生死未卜。 2025年7月16日的大马士革,原本寻常的夏日被刺耳的防空警报撕裂。 以色列战机如黑色幽灵般掠过城市上空,带着毁灭气息的"掩体破坏者"钻地弹呼啸而下,将总统府、国防部大楼等象征国家权力的建筑逐个击中。 爆炸产生的火光染红了午后的天空,总参谋部大楼在连续冲击下轰然倒塌,国防部入口处的断壁残垣间还冒着青烟。 这场空袭并非孤立事件。 早在2012年,以色列就曾对总参谋部大楼发动过类似袭击,那次爆炸夺走了老阿萨德女婿、时任总参谋长卡舒克的生命,巴沙尔的弟弟马希尔也在袭击中重伤,辗转莫斯科治疗后才重返战场。 如今十三年过去,同样的地点再次遭遇轰炸,只是这次的破坏程度更甚,连大马士革电视台都未能幸免。 以色列的意图昭然若揭。 国防部长卡茨那句"痛苦的殴打开始了"的宣言,像一记耳光扇在叙利亚人民脸上。 这个早已占据戈兰高地的国家,显然不满足于既有的领土,目光正贪婪地盯着叙利亚南部地区。 按照其扩张计划,若能夺取两万平方公里土地,军事和战略实力将实现质的飞跃。 但这种以暴力求扩张的路径,无异于在悬崖边跳舞,终将引火烧身。 叙利亚的现状让人痛心。 自巴沙尔政权更迭后,这个国家就陷入了无休止的内乱。 各派武装为争夺地盘常年混战,曾经完整的国土被分割成无数碎片。 老百姓的生活更是从期待跌入绝望,当初盼着变革能带来好日子,如今却连基本的安全都成了奢望。 最令人费解的是朱拉尼的去向。 作为国家现任领导人,在首都遭受空袭的关键时刻,他却离奇失踪了。 官方既未证实其安全,也未通报任何消息,仿佛这个人从未存在过。 要知道他麾下的武装力量向来以反以反美为旗帜,可当真正的考验来临时,领袖却率先缺位,留给民众的只有无尽的恐慌和猜测。 此时舆论场上开始泛起对巴沙尔的怀念。 这位前总统如今在莫斯科过着平静的寓公生活,虽然年轻仍有政治潜力,但重返叙利亚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俄罗斯与伊朗的支持态度不明朗,国内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更是难以收拾,更何况他本人未必愿意再卷入这场纷争。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在他执政时期,叙利亚虽有动荡,但至少保持着国家统一,民众尚能维持基本的生活秩序。 空袭后的民众反应呈现出戏剧性转变。 半年前还在街头抗议政府的人们,如今在社交媒体上自发传播着被炸建筑的照片,配文清一色是"誓死保卫祖国"。 客观来看,以色列的轰炸确实给巴沙尔创造了潜在机会。 若他选择回归,完全可以借反以旗帜凝聚民心,将国内矛盾引向外部; 被炸的建筑残骸可作为向莫斯科、德黑兰争取援助的凭证,甚至可能为中国"一带一路"项目进入叙利亚铺路。 但叙利亚的困境远非更换领导人就能解决。 经济崩溃导致的粮食短缺、民生凋敝,各派武装割据造成的治理真空,都是摆在面前的硬骨头。 即便巴沙尔回归,仅凭反以口号填不饱民众的肚子,如何将眼前的危机转化为国家重建的契机,才是真正的考验。 那么你们怎么看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