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鹤庆,宝顶区公所镌刻的时光辙印 (张树忠) 在时光的角落里,一张泛着岁月黄晕的老奖状静静躺在那里。那是 1986 年王三妹被评为先进生产者的荣誉见证,奖状下方,“鹤庆县宝顶区公所”的落款,如同一把钥匙,轻轻开启了我记忆中家乡“区公所”时代的大门。 思绪飘回到 1984 年,家乡完成了从城郊公社到宝顶区公所的转变。那时的我,正和伙伴们在彭屯的鹤庆三中,过着紧张又充满憧憬的高中生活。校园里的我们,在书本的世界里探寻未来,也在校园的角角落落留下青春的足迹。每一次课间的嬉戏、每一场课堂的争论,都和宝顶区公所这个名字紧紧相连。 实际上,故乡的变迁宛如一部厚重的历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建国初期,它还叫九项乡,那时候的乡村,是一片充满生机的田野,乡亲们在土地上辛勤耕耘,编织着生活的梦想。到了 1952 年,它有了新的身份——鹤庆县第一区,仿佛一颗新星,在时代的天空中逐渐闪耀。1958 年,第一区成立金星公社,那是一个充满激情与干劲的年代,大家齐心协力,为了公社的发展挥洒汗水。1961 年,公社进行了调整,分为城关镇、太平、城北、马厂 4 个公社,就像一棵大树分出了枝丫,各自蓬勃生长。而到了 1963 年,城郊公社设立,它像是一个温暖的怀抱,将周边的土地和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 1984 年,故乡再次更名,成为宝顶区公所。这四年的时光,像是一首悠扬的小调,在岁月的长河中缓缓流淌。宝顶区公所见证了我们的成长,也见证了家乡的繁荣。宝顶区区址在菜园,与县城连在一起的,街道上渐渐热闹起来,集市里的吆喝声、孩子们的欢笑声,交织成一曲动人的生活乐章。 然而,时光的车轮不会停下。仅仅四年之后,1988 年,宝顶区公所完成了它的使命,撤区改名为鹤庆县城郊乡。它开始管辖 19 个村公所,菜园、新华、板桥……每一个名字都承载着一方水土的记忆。这些村公所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分布在城郊乡的广袤土地上,各自有着独特的风景和故事。 2001 年,故乡又迎来了新的变化,撤乡设镇,更名为草海镇。新镇址迁至鹤庆三中的北侧,仿佛是历史与现实的一次交汇。站在曾经熟悉的校园旁,望着新镇的模样,心中满是感慨。那些远去的岁月,那些曾经的名字,都已成为记忆中的珍宝。 如今,故乡的模样在不断改变,但那些关于宝顶区公所的记忆,却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在我的梦里闪烁。它是我心中永远的乡愁,是我灵魂深处最温暖的港湾。
梦里鹤庆,宝顶区公所镌刻的时光辙印 (张树忠)
大水渼天夜谭
2025-07-17 08:54:1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