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1986年夏,白崇禧的二女儿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回了祖国大陆,几天后,准备离开

1986年夏,白崇禧的二女儿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回了祖国大陆,几天后,准备离开的她却蒙了,怎么好像谁都认识我? 白先慧是广西桂林人,白崇禧的次女。白崇禧1893年出生,民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将领,北伐、抗战都少不了他的身影,官至中华民国国防部部长。1949年,他带着家人离开大陆,先到香港,后定居台湾,1966年去世。白先慧随家人辗转流离,最终在美国安家,成了华侨。她在美国读完书,嫁了个化学博士,生活过得挺安稳。她融入美国社会,但心里总装着桂林的山水和童年的记忆。1986年,电影《血战台儿庄》上映,片子里白崇禧的形象让她想起父亲的往事,也勾起了对故乡的思念。她决定回桂林看看,顺便完成父亲想带回故乡一抔土的遗愿。朋友们听说她要回去,都劝她别冒险,怕她身份敏感惹麻烦。她却铁了心,觉得能回故乡一趟,值了。 白先慧小时候在桂林长大,漓江边嬉戏的日子刻在脑子里。离开大陆后,她跟着家人四处漂泊,从香港到台湾,再到美国。她的学术生涯有模有样,生活稳定,但对故乡的感情从没淡过。白崇禧生前常提起桂林的山水和乡亲,这份眷恋也传给了她。回国的念头在她心里酝酿多年,电影只是点燃了导火索。她的计划听起来大胆,实际小心翼翼,怕暴露身份,毕竟两岸关系那会儿还挺复杂。她在美国收拾行囊时,反复检查护照和行程,确保不留破绽。 1986年夏,白先慧开始了她的秘密之旅。她先飞到香港,再辗转进入内地,直奔桂林。为了不引人注意,她特意穿得低调,尽量少跟人接触。到了桂林,她没敢住旅馆,直接去了李宗仁原配夫人李秀文的家。李秀文是父亲的老朋友,住在一栋老宅子里。白先慧敲门时,手心都出汗了,进屋后叮嘱李秀文千万别泄露她的行踪。她在李家住了几天,几乎不出门,整天提心吊胆,怕被人认出来。她每天透过窗户观察外面,留意有没有可疑的人。几天后,她壮着胆子出去转了转,发现没人特别注意她,才稍稍松了口气。 白先慧渐渐放下戒心,搬进了市区一家普通旅馆。她登记时用了化名,尽量少说话,怕露馅。旅馆不大,环境简单,她住的房间能看到远处的山。她开始游览桂林的景点,象鼻山、七星公园、叠彩山,一个没落。她带了个布袋,专门收集乡土,打算带回台湾撒在父亲墓前。每次出门,她都背着相机,拍下熟悉的山水。游览时,她尽量避开人群,挑人少的地方走。桂林的街头热闹,摊贩叫卖,行人来往,她慢慢融入其中,感觉像回到了小时候。 她每天回到旅馆,把收集的乡土装好,藏在行李箱里。服务员偶尔跟她聊几句,当地风土人情,她也只是笑笑,不多说。几天下来,她逛遍了想去的地方,乡土也集齐了,准备返程。结账那天,她走到旅馆前台,递上房卡。服务员却说费用已经免了,还叫她“白女士”,说老板知道她是白崇禧的女儿,欢迎她回来。她愣住了,没想到自己的身份早就暴露。她问服务员怎么知道的,服务员只说老板交代过,欢迎她常回桂林。 更让她意外的是机场的经历。她拖着行李箱,里面装着沉甸甸的乡土。安检时,工作人员问她装了什么,她说是乡土,怕不让带。工作人员笑着说没问题,还免费。她忍不住问对方怎么知道她是谁,工作人员只是笑笑,说欢迎她再来。她站在安检口,手里攥着登机牌,脑子里一片迷雾。自以为天衣无缝的计划,竟然早就被人看穿。她这趟“潜回”,好像全城都知道了,只有她自己还蒙在鼓里。 这场旅程充满了意外。白先慧原本以为要偷偷摸摸,提心吊胆,结果却发现桂林人早就知道她的身份,不但没为难她,还给了她满满的善意。旅馆免了她的费用,机场工作人员热情帮忙,这些都让她始料未及。她的“秘密”计划,从头到尾都没能瞒住谁。桂林人对她的态度,透着一种朴实的热情,也带着对历史的尊重。她收集的乡土,不仅是父亲的遗愿,也是她对故乡的牵挂。这趟旅程,成了她和桂林之间的一段独特记忆。 白先慧带着乡土回到台湾,在白崇禧的墓前撒下。她整理墓碑前的花束,完成父亲的遗愿。墓地周围松柏挺立,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气息。她没再回桂林,但这次经历成了她晚年常提起的往事。她继续在美国生活,平静度过余生,直至去世。她的故事,带着那个年代的特殊印记,留在家族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