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1938年,一群日军闯进威海的的天后宫,将一名道士打得奄奄一息后扬长而去。然而接

1938年,一群日军闯进威海的的天后宫,将一名道士打得奄奄一息后扬长而去。然而接下来这几天,一到天黑,城里的日军就会被杀害并吊起来。 毕云,1915年出生于山东威海一户普通渔家,家里穷得叮当响,三代人靠海吃饭。父亲早逝,母亲咬牙把他送进天后宫当道士。庙里日子清苦,他早上挑水劈柴,下午念经,晚上跟师傅学拳脚刀法。师傅教得严,他练得更狠,练出一身硬功夫。十八九岁时,他在集市帮乡亲干活,搬鱼篓、扛麻袋,谁见了都夸这小道士仗义。1937年日军占了威海,烧杀抢掠,毕云看在眼里,气在心里。他不是只会念经的道士,早就想干点实事。1938年初,他救了个受伤的八路军,藏在庙里柴房,拿草药给他治伤,天天送饭。这事让他跟抗战连上了线,也埋下了祸根。 1938年夏天,日军得到风声,怀疑天后宫藏人,带队冲进庙里,把香炉都砸了,翻出柴房一点血迹。他们揪住毕云,拿枪托砸,皮鞭抽,逼他说出八路军的下落。毕云硬挺着,嘴紧得像石头,血流了一地也不吭声。日军没问出啥,骂骂咧咧走了,留下他半死不活。 师弟连夜把他背回庙里,用草药救命。第二天,毕云醒了,撕块布擦掉血,拿把短刀磨得锃亮。他没多说啥,夜里披上黑布就出了门。从那天起,威海城里怪事频发。一到天黑,日军哨兵就没了影,第二天早上,尸体被吊在城墙或树上,吓得日军晚上不敢单走。几天下来,城里死了好几个日军,岗哨加倍,巡逻兵都哆嗦。 毕云靠着对威海街巷的熟悉,摸黑行动,专挑落单的日军下手。他身手快,刀法准,出手就是一击致命。日军急了,封锁城门,挨家挨户搜查,抓了不少无辜百姓。毕云没停手,但他也知道,单干风险太大。有次他潜进日军驻地,干掉一个军官,撤退时差点被围。枪子儿擦着胳膊飞,血流了一路,他硬是咬牙跑回庙里。伤没好利索,他又接着干。日军急眼了,布下埋伏,毕云肩膀又中了一枪,差点没逃回来。这事让他明白,一个人再能打,也干不过日军的大部队。 到1938年底,八路军听说了毕云的事,派人找他,邀他加入队伍。他没啥犹豫,脱下道袍,换上粗布衣,跟着走了。在八路军里,他凭着地形熟、身手好,成了游击队里的尖兵,外号“夜豹”。1940年春,他带队伏击日军车队,摸黑埋伏,把敌人的旗杆都砍了,缴了一堆物资。每次行动,他都冲在最前,拿刀砍,拿枪打,日军听见“夜豹”这名字就头疼。他的队伍专干断路、炸仓库的事,搞得日军补给线乱成一团。1941年,他又带人偷袭日军据点,烧了粮库,逼得日军调兵增援,减轻了其他地方的压力。 1942年冬天,日军对山东根据地来了一次大扫荡,毕云的队伍接到任务,护送几百个百姓转移。那天雪下得大,山路滑得站不住脚。队伍走到一处山谷,日军突然从两边包抄过来,枪声跟炸雷似的。毕云带着几个战士断后,端着步枪打光了子弹,又拔出短刀冲上去,砍倒好几个敌人。百姓撤出去不少,他腿上却挨了一枪,血淌在雪里,红得刺眼。他靠着块大石头,继续开枪,拖住日军。战友想拉他走,他摆手让他们先跑。子弹越来越密,他的枪声渐渐弱了,最后没动静了。毕云倒在雪地里,牺牲时才2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