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纽约时报》中文网昨天(7月15日)报道:“2003年至07年间,美国在64项前

《纽约时报》中文网昨天(7月15日)报道:“2003年至07年间,美国在64项前沿技术中有60项领先于中国,中国仅3项领先。但在最新的涵盖报告中,这一局面彻底反转:中国在64项关键技术中领先57项,而美国领先的只有7项。美国必须培育具有巨大创新潜力、由公私部门共同投资的产业,去迎接面对‘中国冲击2.0’。” 纽约时报昨天发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著名经济学教授、现特朗普政府经济智囊成员戴维.奥托尔和汉森的文章,题目是:我们曾预警过“第一次中国冲击”,下一次将会更糟。文章引用了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去年发布的数据。他们认为,第一次“中国冲击”是一次性事件,中国只是学会了他们在几十年前就该掌握的事,但在新一轮“中国冲击”中,中国正在从“追赶者”变为“领跑者。面对惨痛的教训,美国应对的措施是关税,但是它不可能为美国带来繁荣。作者提出的应对措施是:一是将关税作为精准弹药,应该联合盟友对中国电动汽车等加征关税,效果会更明显,关税不应是敌友不分、伤及无辜的地雷。二是向中国学习,采取引进吸收政策,就像中国30年前那样,而不是将中国领先企业拒之门外;在重点关键战略领域,采用“中国模式”,实行国家主导的投资方针。三是对美国有胜算的半导体以及稀土产业,政府要保持长期投资。四是防范中国“二次冲击”给美国带来的大量失业风险,美国需要发挥自身优势而不是舔舐伤口。 作为特朗普政府的重要经济智囊成员,奥托尔曾在2016年、即特朗普第一任期就率先提出“中国冲击”概念,但在近日接受采访时却表示,他的观点被白宫曲解,按照白宫这样的政策走下去,反而会使美国面临更大的冲击;他对“中国冲击”的研究不是为了否定自由贸易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尽管他为白宫提出许多政策建议,但却不抱任何希望,他说美国的政治体制保证不了政策的连贯性,就像嗑了药的松鼠一样短暂。他还调侃道,按照白宫目前政策走下去,美国或许能夺回制造网球鞋的岗位,又或许能出现一个寿命极其短暂的IPhone组装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