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不出意外的话,中美俄要联合起来收割印度了! 眼下国际形势挺有意思,中美俄这仨大国

不出意外的话,中美俄要联合起来收割印度了! 眼下国际形势挺有意思,中美俄这仨大国,平时吵吵闹闹、互相较量挺厉害,但回过头来看,它们仨在世界上这“上三常”的地位,好像还挺稳当。 7月初,莫迪展开了为期八天的五国之行,又是去加纳搞基建,又是去阿根廷谈合作,又是找巴西买玉米,就连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纳米比亚这种非洲小国也不放过。 这架势,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印度这是想着在“全球南方”刷存在感。你看他在巴西金砖峰会上,突然一改之前唱反调的状态,转性支持本币结算,甚至罕见的在涉及美元地位的文件上签了字——这在以前可不多见,毕竟印度可是美国最忠诚的小弟,莫迪一直奉行美元最大战略,现在却变脸了,这背后的原因不简单! 前段时间,特朗普政府威胁要对印度加征“45%汽车零部件关税”,就像悬在印度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逼得莫迪不得不回头抱紧金砖国家的大腿——毕竟印度27%的汽车零部件出口都指着美国市场,210亿美元的盘子要是被砍去12%,相当于每天烧掉一个亿卢比。 印度政府这算盘打得响,所有的外交动作都是为了在大国博弈中两头占便宜。你看他前脚跟着美国搞“印太战略”联合军演,后脚就偷偷从俄罗斯进口打折石油再倒卖给欧洲赚差价,去年光靠这手“倒油生意”就净赚了120亿美元。 印度还想学中国搞产业升级,结果把“生产关联激励计划”玩成了外资收割机——230亿美元补贴砸下去,富士康、信实工业这些巨头倒是来了,可等工厂建好,印度地方政府突然变卦要加收土地税,直接把苹果供应链吓得连夜把iPhone15生产线迁回中国,留下一堆烂尾厂房在印度荒草丛中风吹日晒。 莫迪去年宣布GDP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四,结果被扒出其中10.3%的增长来自牛粪交易——没错,就是把农村的牛粪晒干当有机肥卖,硬生生吹出个“牛粪经济学”。 更魔幻的是,印度一边喊着“去美元化”,一边又把6200亿美元外债捧在手心当宝贝,外债规模比外汇储备还多420亿,相当于每个印度人背着450美元的债务在过日子。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操作,连华尔街大佬都看呆了——2024年他们光是做空卢比和印度国债就赚走1200亿美元! 在这场大国博弈中,中美俄各自握着不同的镰刀。美国玩的是“关税+资本”双杀:45%的汽车零部件关税是明刀,16万亿卢比外资撤离潮是暗箭。迪士尼、苹果这些巨头前脚刚走,贝恩资本后脚就以白菜价收购了阿达尼集团90%的股份,把印度能源、港口这些核心资产啃得骨头都不剩。 中国则在金砖体系里下慢棋,先是用人民币结算拿下俄罗斯煤炭、巴西大豆,再通过数字货币桥把印度绑进多边贸易网络——现在印度跟俄罗斯做石油生意都得用人民币当中间货币,表面上是去美元化,实则是给人民币铺路。 俄罗斯更绝,一边卖给印度打折石油赚外汇,一边在军事合作上留后手:S-400防空系统倒是给了,但关键零部件维修还得找俄罗斯专家。 印度的尴尬在于,它想在大国之间当“墙头草”,却忘了自己只是棵“无根浮萍”。就说汽车产业,2024年印度汽车零部件出口额210亿美元里,有144亿是给苹果、三星代工的低端配件,真正有技术含量的发动机、变速箱全得从中国进口,光这一项就造成780亿美元的对华贸易逆差。 更要命的是,印度制造业正在经历“结构性崩塌”——3300家外资企业跑路,每8小时就有一家工厂关门,连富士康印度工厂的产能利用率都长期低于40%,工人们三天两头罢工烧生产线。 这场大国围猎的结局,其实早已注定。当印度还在做着“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的美梦时,中美俄的收割机已经开到了家门口:美国收割印度的金融资本,中国收割印度的产业链话语权,俄罗斯收割印度的战略自主性。 莫迪政府所谓的“两头占便宜”,到头来不过是用主权换短期利益的饮鸩止渴,稍微加点关税就散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