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太惊险了!国航客机与顺丰货机在俄罗斯上空几乎正面相撞 本月早些时候,两架中国飞

太惊险了!国航客机与顺丰货机在俄罗斯上空几乎正面相撞 本月早些时候,两架中国飞机在俄罗斯领空上演了一幕空中惊魂。7月7日清晨,国航CA967航班的A350-900客机正从上海浦东飞往米兰,机上载着数百名乘客。 同一时间,顺丰航空CSS128航班的波音767货机从匈牙利布达佩斯飞往湖北鄂州,两架飞机在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空域相向而行,一场危机正在万米高空悄然逼近。 当时,国航客机在34100英尺高度巡航。俄罗斯空管通过无线电发出指令,要求另一架飞机改变高度。然而,国航副驾驶却误将“保持高度”听成了“上升至36000英尺”。 更令人揪心的是,机长在没有仔细复核指令的情况下,直接操作自动驾驶仪让飞机爬升。飞机开始以每分钟约500英尺的速度攀升,高度逐渐接近35404英尺。 与此同时,顺丰货机正以35000英尺的高度飞行。两架飞机的相对速度超过1800公里/小时,按照这个速度,一旦相撞,后果不堪设想。关键时刻,飞机上的空中防撞系统(TCAS)发挥了作用。 当两架飞机的垂直距离缩短至123米时,TCAS系统发出刺耳的“决断咨询”(RA)警报,强制国航客机紧急爬升,顺丰货机紧急下降。国航A350的自动化系统迅速响应,自主爬升至36508英尺,成功避开了与顺丰货机的碰撞。 事后,飞行员与空管的通话录音被曝光。录音中,空管多次要求另一架飞机改变高度,但国航客机却意外机动进入了可能相撞的航线。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国航飞行员听错或误解了给另一架飞机的指令。更有网传消息称,当时机长正在与乘务长交流送餐事宜,分散了注意力,导致未能及时发现副驾驶的错误。不过,这一说法尚未得到官方证实。 此次事件暴露出多个问题。其一,机组人员在执行指令时未能严格遵守“复诵-证实”程序。国际民航组织规定,飞行员必须复诵空管指令,由空管确认正确性后,机长再监督执行。但在这次事件中,这一安全程序形同虚设。 其二,飞行员的注意力管理存在缺陷。飞行过程中,任何分心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尤其是在复杂的空域环境中。其三,空管与飞行员之间的沟通也存在问题。俄罗斯空管的英语口音可能影响了飞行员对指令的理解,而国航机组在听到指令后没有进一步确认,最终酿成险情。 事件发生后,中国民航局迅速介入调查。目前,调查仍在进行中,具体原因尚未公布。不过,这起险些发生的空难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飞行数据平台Flightradar24的轨迹图显示,两架飞机在平面位置上几乎完全重叠,垂直距离仅为国际安全标准300米的41%。 业内飞行员表示,以两架飞机的相对速度,这点距离连1秒的反应时间都没有,完全是靠TCAS系统才避免了一场灾难。 此次事件也引发了公众对航空安全的担忧。国航作为中国的大型航空公司,其安全记录一直备受关注。而顺丰航空作为国内最大的货运航空公司,其货机的飞行安全同样不容忽视。事件发生后,国航方面并未立即发表官方声明,这也让不少网友感到不满,要求航空公司给出一个明确的解释。 事实上,这并非国航首次出现类似事件。此前,国航曾发生过飞机在香港起飞后险些撞山的事件,同样暴露出机组人员对指令执行不严格的问题。这些事件都在提醒我们,航空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 对于此次事件,专家分析指出,飞行员的人为失误是主要原因。在航空领域,“人为因素”一直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疲劳驾驶、注意力不集中、沟通不畅等问题都可能影响飞行员的判断和操作。 因此,加强机组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是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关键。 此外,技术设备的作用也不可忽视。TCAS系统在此次事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通过雷达和计算机实时监测周围飞机的位置和运动状态,能够在危险发生前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措施。 可以说,正是这套系统在关键时刻挽救了数百人的生命。这也提醒我们,在依靠飞行员经验和技能的同时,不断提升飞机的安全技术水平同样重要。 目前,中俄两国的航空管理部门正在对此次事件进行联合调查。俄罗斯空管部门也在反思如何提高指令传达的准确性,避免因语言和口音问题导致误解。同时,国航和顺丰航空也在内部展开安全整顿,加强机组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