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黄仁勋年内第三次访华,带来特朗普解禁承诺,中方的回应出乎预料。黄仁勋在落地中国后

黄仁勋年内第三次访华,带来特朗普解禁承诺,中方的回应出乎预料。黄仁勋在落地中国后,便迫不及待地宣布,美国已批准英伟达向中国市场销售H20芯片。美国媒体纷纷报道称,这对黄仁勋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胜利”。同时包括彭博社、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等媒体则评论称,特朗普之所以会答应黄仁勋的请求,目的是缓和中美关系,来换取中国放宽对稀土等战略资源的出口限制。 然而在15日当天,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回答相关问题时,回应的第一句话就出人意料,他表示:“我们一般不对企业的行为作出具体的评论。” 当英伟达CEO黄仁勋的私人飞机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这已是这位“AI教父”2025年的第三次中国之行。他带来的“礼物”看似诱人——特朗普政府特批的对华销售H20芯片许可,美媒欢呼这是“黄仁勋的巨大胜利”。然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那句“不评论企业行为”的淡然回应,恰似一盆冰水浇在炙热的政治算盘上。这场精心设计的芯片外交大戏,揭开了新科技冷战时代更为复杂的棋局。 H20芯片解禁的本质,是场精心设计的战略陷阱。细察解禁条款:H20运算速度仅为A100的15%,显存带宽缩水40%,且需按月提交终端用户清单。这与其说是技术解禁,不如称为“性能牢笼”。美方意图昭然若揭:既安抚因制裁损失230亿美元市值的英伟达股东,又以“阉割版”芯片延缓中国AI发展。如同给奔跑者提供童鞋,表面给予支持实则限制步伐。特朗普政府更深的算计在于——用这张芯片许可证作为交换稀土配额的筹码,试图解决F-35战机生产线因镓短缺即将停摆的危机。 这场芯片外交折射出全球产业链解体的残酷现实。英伟达财报显示,失去中国市场导致其数据中心业务增长从82%暴跌至12%。更致命的是,中国客户转向本土替代的速度远超预期:寒武纪2025年Q2订单激增300%,壁仞科技拿下东南亚15亿美元服务器订单。当美国试图用“小院高墙”封锁技术,中国企业已在墙外培育出新森林。全球半导体协会数据显示,中国芯片自给率从2022年的17%跃升至2025年的43%,这个数字比任何关税威胁都更令西方胆寒。 黄仁勋此行恰成新科技冷战的分水岭事件。当美方仍沉迷于“施舍-交换”的旧霸权逻辑,中方已进入“自主-替代”的新战略阶段。深圳科技园里流传的段子极具象征意义:“三年前我们跪求A100,如今H20白送还要考虑机房兼容问题”。这种心态转变背后,是近万亿国家大基金投入结出的硕果,是数百万工程师日夜攻关铸就的防线。 深层次看,芯片博弈正在改写全球化规则。传统“西方技术+东方制造”的分工模式被彻底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双轨并行体系:台积电南京厂扩产28纳米成熟制程,中芯国际北京厂量产7纳米先进芯片。这种看似低效的“双链并存”,实则是地缘政治撕裂的必然产物。当荷兰ASML被迫向中国交付200台DUV光刻机以保住市场份额,科技铁幕早已千疮百孔。 黄仁勋的专机从北京起飞时,机翼下的这片土地正经历着静默革命。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开源“书生2.0”大模型参数,比亚迪研制出车规级碳化硅主控芯片,合肥量子计算原型机突破512量子比特。这些突破串联成新的创新生态,使芯片封锁沦为21世纪版的“马奇诺防线”。 但一个更深刻的命题已然浮现:当科技民族主义浪潮席卷全球,当每个文明都筑起自己的“技术堡垒”,人类会迎来创新爆发的黄金时代,还是陷入重复研发的资源黑洞?黄仁勋穿梭太平洋的身影,恰是这个十字路口的生动隐喻——芯片可以解禁,但被政治撕裂的智慧星河,还能否重归同一片苍穹?

评论列表

静思湖畔
静思湖畔 1
2025-07-16 16:30
中国可以出口95%的纯度的稀土,99.99%的稀土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