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1949年1月20日, 蒋介石在下野前面对一干军政大员,骂道:“打败我的是自家人

1949年1月20日, 蒋介石在下野前面对一干军政大员,骂道:“打败我的是自家人。”接着,他转脸对着陈立夫说:“就是你们一班人!” 1949年的蒋介石,已经不是当年北伐、抗战时那个意气风发的老大了。国共内战打了三年,国民党在“三大战役”里被打得满地找牙,丢城失地,军队士气低得不行。1948年底,辽沈、淮海、平津战役接连失利,东北没了,华北也保不住,蒋介石眼看着大陆要完。他心里清楚,军事上的失败不全是共军的功劳,国民党内部的乱象才是真要命。腐败、派系斗争、军心涣散,这些问题像毒瘤一样,早就把国民党掏空了。 1月20日这天,蒋介石在南京召集军政要员开会,表面上是商量对策,其实是发泄不满。他知道自己保不住大陆了,第二天就宣布下野,把烂摊子甩给李宗仁。可他没闲着,一边骂人,一边忙着把国库的黄金往台湾运。这时候,他心里憋着一股火,觉得不是自己无能,而是被“自家人”拖了后腿。 陈立夫可不是什么小角色。他1900年出生,浙江人,家里跟蒋介石关系铁得很,他二叔陈其美是蒋的结义兄弟。陈立夫早年留过洋,拿了个采矿学硕士,回国后投奔蒋介石,成了国民党里的核心人物。他管过党务、情报,还当过教育部长,是蒋介石的左膀右臂。 陈立夫跟哥哥陈果夫一起搞了个“CC系”,这是国民党里的一个大派系,专门负责组织和宣传,手握实权。可到了1949年,CC系的影响力早就被军方的“桂系”和“黄埔系”压得喘不过气。陈立夫虽然还是蒋介石的亲信,但他在内战后期没啥实权,更多是管党务和情报,没直接带兵打仗。 那蒋介石为啥点名骂他?其实,陈立夫成了个出气筒。国民党输得太惨,蒋介石得找人甩锅。CC系这些年没少被骂“腐败无能”,加上陈立夫跟蒋介石关系近,骂他既能发泄怒火,又能敲打其他派系。说白了,蒋介石这时候就是在“杀鸡儆猴”,拿陈立夫开刀。 国民党输大陆,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早在抗战后期,内部就乱成了一锅粥。军队贪污成风,将领各自为政,士兵没饭吃,枪都没子弹。老百姓对国民党失望透顶,通货膨胀让钞票跟废纸似的,民心早就没了。 更要命的是派系斗争。CC系、桂系、黄埔系,个个都想抢地盘、争权力,谁也不服谁。打仗的时候,互相拆台比比皆是。蒋介石虽然是大头目,但他管不住这些派系,只能靠平衡术维持局面。到了1949年,这平衡彻底崩了,大家都想着给自己留后路,没人真心为国民党卖命。 蒋介石骂“自家人”,其实骂的就是这帮内斗的家伙。他心里明白,共军固然厉害,但国民党是自己把自己搞垮的。陈立夫不过是这堆乱象里的一个代表,挨骂也不算冤。 蒋介石一边骂人,一边没忘了给自己铺后路。1948年底到1949年初,他下令把国库的黄金往台湾运。国民政府原来有400多万两黄金,1948年11月先运了200万两去台湾,1949年1月1日又运了60万两,1月20日当天再运90万两加一堆白银。下野后,他还用飞机分三次运走60万两,最后国库只剩20万两,基本被掏空了。 这批黄金不是小数目,到了台湾后,蒋介石拿它发军饷、搞经济,整顿乱七八糟的局面,总算在台湾站稳了脚跟。可这事在大路上看,就是个笑话。老百姓饿着肚子,政府却忙着搬金子跑路,国民党这形象还能好到哪去? 陈立夫挨了骂,没多久就跟着国民党去了台湾。不过,他在台湾的政治地位一落千丈。1950年,他借口参加个什么道德会议,带着家人跑去美国新泽西,干起了养鸡的活儿。捡鸡蛋、铲鸡粪,还自己做辣酱卖钱,日子过得挺接地气。 1961年,他回台湾看生病的父亲,蒋介石还挺热情地接待他。1969年,他干脆搬回台湾,搞了个“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中医和儒家文化,还弄了个基金会。后来他写了《四书道贯》等书,算是给文化教育留了点东西。2001年,陈立夫在台湾去世,活了101岁,人生也算圆满了。 从高官到养鸡,再到文化人,陈立夫这辈子起起落落。蒋介石骂他的时候,他没啥还手之力,但后来也没被彻底打倒,说明他还是有点本事的。 蒋介石1月21日下野后,没真放下权力。他退到幕后,遥控国民党,1949年12月正式去了台湾,次年3月又当上总统。靠着那批黄金,他稳住了台湾的局势,搞土地改革、发展工业,硬是把台湾弄成了“亚洲四小龙”之一。不过,他也搞了威权统治,戒严几十年,反对的声音一律压下去。1975年,他在台北去世,88岁,留下的争议至今没停。 骂“自家人”的那天,蒋介石大概没想到,他能靠着这口气在台湾撑那么久。可大陆丢了,他再怎么折腾,也回不去了。 国民党输大陆,表面上是军事失利,其实是内部烂透了。蒋介石骂陈立夫,骂的是整个国民党的高层。腐败、内斗、失民心,这些问题哪个不致命?黄金运走了,台湾保住了,可这也证明蒋介石早知道大势已去,只想着给自己留条活路。陈立夫挨了骂,却不是唯一的罪人,他不过是国民党乱象的一个缩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