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这番话,说得好听,实际上传递的信号却很明确:法国要准备打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高强度战争”。 别被“不会依赖举债”这句话迷了眼。法国财政那点儿家底大家心里都有数,靠“经济活动”去支撑640亿欧元军费?除非明天就把路易威登装上导弹发射架。实际上,哪怕不明说,法国这轮增军费背后的背景,是很清楚的——欧洲彻底告别“和平红利”了,马克龙正在给法国再军备化铺路,而且这事还急了。 这波军费暴涨,说是“提前达标”也行,说是“紧急上弦”也不为过。我们回头看,法国早在2023年就通过了《2024-2030军事规划法》,当时目标就是2030年军费翻倍,现在直接把这个时间点往前提了整整三年,表面看是“干得漂亮”,其实底下是法国军方嗷嗷叫,欧洲战场不确定性急剧上升,逼得巴黎坐不住了。 最直接的压力来源就是俄乌战场。一方面,俄军没被拖垮,反而在乌东节节推进,另一方面,美国对欧洲的军事投入开始“边缘化”——你指望拜登还是特朗普继续兜底北约?法国人早就明白了一个现实:如果不自立,北约这张保命符迟早变成过期药。 而法国这次增加军费的时间点,也非常“巧”。7月14日是法国国庆日,马克龙选择在这个节骨眼公布增军费计划,带着某种象征意义:这是要把“国家安全”重新拉回法国政治的中心地带。你可以说是姿态,但更是备战的宣示。 再往深里看,这640亿欧元的军费,不只是买更多坦克导弹那么简单。它意味着法国要恢复对大国战争的工业支撑能力,这就不仅是造几艘舰、几架“阵风”的事,而是要重启被和平时代“休眠”的军工系统,包括弹药产能、后勤调度体系、人员储备机制等等。法国军队这几年一直被诟病“瘦身过头”,打打非洲干预战还行,要真上大场面,心里都虚得很。这笔军费,就是在给这套系统“打激素”。 更别忘了另一个敏感点:核力量。法国是欧洲唯一有战略核武器的国家,这一点是法国在北约里“说话硬气”的底牌。可这些年核潜艇维护、空基核弹头更新统统跟不上,马克龙这次发力,也有把这张“老牌帝国遗产”重新擦亮的意思。 当然了,这背后也少不了经济算盘。军费翻倍,等于国家“砸钱养军工”,对于法国本土制造业来说,是稳定订单的大礼包。尤其是在欧洲普遍增长乏力、德法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军费外溢效应可以带动一批高科技企业回血,堪称是“经济刺激+安全布局”一石二鸟。 但话说回来,法国这步棋下得再响,也改变不了一个事实:它终究是个中等国家,想用640亿欧元当“欧洲的武装脊梁”,还是有点吃力。而且现在欧洲整体氛围是——“都往武装上靠”,德国、波兰、北欧一通跟进,这股军备竞赛的味道,越来越像是把冷战剧本重新翻了一遍。 我们当然不会对欧洲“再军备化”掉以轻心。法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在很多战略领域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尤其是在亚太事务上,法国军舰这些年可是没少往南海跑,所谓“自由航行”底下,夹着的是殖民遗产不肯退场的执念。 但我们要明白一点:法国的战略扩张欲望,并不直接针对中国,而是出于对“欧盟未来”的焦虑。在这个问题上,中法之间其实是有巨大缓冲空间的。我们看重的是长期稳定的中法关系,这种稳定不是靠口头承诺,而是靠现实利益捆绑——包括能源、航空、核电、绿色转型、反恐合作等等。 法国愿意花钱养军队,我们不干涉。但中法合作是否继续向前,那得看法国是不是还能像以前一样,顶住压力,坚持战略自主。不选边,不当马前卒,是法国能否扮演“稳定力量”的底线。 最后提醒一句:法国的军费涨了,欧洲的战火温度也升了。看清趋势,才不会在下一次风暴来临前,被当成“无辜的观众”。 参考文献: 马克龙:法国军费预算未来两年将额外增加65亿欧元 央视新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