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这个大哥说的非常有道理,分配是人口下降的加速器。 当到手的可支配物质财富越来越少

这个大哥说的非常有道理,分配是人口下降的加速器。 当到手的可支配物质财富越来越少吋,人们的生育意愿也越来越低。 用不着计划生育,自动减少人口。 现在人分配的越来越少了吗? 总体上说,社会财富增量赶不上人口增量,那么平均分配就越来越少了。 解放初,我国人口4亿多,增加到14亿,净增10多亿。我国财富增量也是超常的,己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按购买力平价,早已是世界第一了。财富增长远超人口增长。 但可支配的财富增加幅度呢? 没那么富裕。 以前,经济贫乏时代,有现金千元万元都了不起了。现在呢,却普遍地负债,很多人的个人财富是负数。 可个人支配的时间似乎也少了,束缚在969,长白夜班,周休一天,月休4天。付出是巨大的,收益似乎是可观的。 这里有个经济效率问题,寅吃卯粮,提前消费。 教育\医疗\房产都是一种提前消费,即你并不能享受现代的教育、医疗、住房等生活服务,由于刚需,而融资途径也有,于是消费了。 有个基本条件,粮食连年丰收了,肉食多了,但人口也多了。 但也要看到粮食、肉食增产的代价是工业上的大量投入,即所谓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只说明,我们需要更多的劳动投入,才能保持农业的增长。科技的投入也不是无限的。 另外,还有安全的代价也是巨大的。 解放初,按人口分田地,都多生,致人囗快速增长。那时最大的资产是田地。 终于到了一个临界点,假如不加控制,人均占有财富更少了,地不够分,口粮不够一家人吃。 于是有限制人口生育的计划,先从城里开始。城市里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当日本初期,人口也急剧膨胀,人口密度应远大于中国的。二战前,日本人口1亿多,中国4亿多,但日本国土面积只相当于我国一个省。 岛国内部危机,发起对外侵略。战争中死伤几千万。但日本工业早,他们并不需要计划生育。二战后,工业很快恢复了,大量的就业岗位需要巨量的人口。而资源也是相对的不足,人口不增长了,老龄化严重。 美国立国之初,就工业化了,资源又多,人口到3亿多,就不再增长了。 工业化的人,劳动量是很大的。工业的确是最好的避孕套。 我国人囗新增连年下降,说明了工业化程度日益加深。

评论列表

用户23xxx48
用户23xxx48 3
2025-07-14 12:08
非蠢即坏的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