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建国后,毛主席是否生活的艰苦,一直是外界猜测的事情,有人说毛主席一生简朴,衣服上

建国后,毛主席是否生活的艰苦,一直是外界猜测的事情,有人说毛主席一生简朴,衣服上到处是补丁,也有人说毛主席的生活并非想象的那么艰难。更有毛主席曾经的秘书提到:“毛主席是简朴,但不是苦行僧!” 建国后,毛主席住进了中南海丰泽园里的菊香书屋。这地方听起来挺诗意,但别被名字骗了,其实就是个老宅子,房子不算豪华,挺朴素的。比起以前的长征路上风餐露宿,这条件当然好多了,可跟那些大资本家的洋楼比,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家具也是老式的,桌椅板凳用了几十年都没换新的。据说,他书房里那张床还是硬板床,睡了几十年也没换软和的。简朴吗?绝对是!但说艰苦到没法过,那也夸张了,毕竟住的是安全又有保障的地方。 再比如,他有时候去外地视察,住的也不是啥高档宾馆。像在武汉东湖的梅岭一号,那房子看着不错,但里头布置简单得很,连多余的装饰都没有。他不是那种追求排场的人,住的地方只要能用就行。这不就是典型的“简朴但不惨”吗? 毛主席吃饭这事儿,也挺有意思。他爱吃家常菜,尤其是湖南口味的红烧肉、辣椒炒肉啥的,听着就接地气。他不是那种挑三拣四的人,也没啥山珍海味上桌。工作人员回忆,他有时候就吃点窝窝头、咸菜配稀饭,简单得跟普通老百姓差不多。可别以为他天天饿肚子,他身体壮实得很,饭量也不小,尤其是爱吃肉,红烧肉一顿能吃好几块。 不过,他吃饭也有讲究,不是啥都吃。建国初期,国家穷,他带头节约粮食,连剩菜都不浪费。有一次,工作人员看他盘子里剩了点饭,想帮他倒掉,他还批评说:“粮食是农民辛苦种出来的,不能糟蹋!”这态度够朴实吧?但说实苦不苦,他好歹顿顿有饭吃,比起战争年代饿肚子的时候,那可强多了。 说到毛主席的衣服,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那件打满补丁的睡衣。没错,这事儿是真的。他的睡衣穿了20多年,补了又补,工作人员劝他换新的,他还不乐意,说“能穿就行”。袜子也是,破了就补,补得没法穿了才换新的。这习惯从战争年代带过来,改不了。 但别误会,他不是天天穿破衣服晃悠。正式场合,他还是得穿得体面点,比如那套灰色中山装,几乎成了他的标志。衣服虽简单,可收拾得干净整齐,也不至于寒酸到让人觉得他过不下去。秘书说得对,他简朴,可不是故意让自己受罪那种苦行僧。 要说毛主席生活里最“苦”的,可能得算他的工作量。建国后,国家百废待兴,他白天开会、见人,晚上熬夜看书、批文件,经常忙到凌晨两三点。睡眠少得可怜,有时候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这作息搁谁身上都受不了吧?可他精神头硬是撑得住,靠喝浓茶、抽烟提神。据说,他书房里烟灰缸老是满的,茶杯也从没空过。 这算不算苦?从身体角度看,肯定累得够呛。但他自己好像不觉得苦,反而乐在其中。他常说:“国家的事多,不能歇着。”这态度让人佩服,可也说明,他的生活不是光靠吃喝住行来衡量,更多是精神上的事儿。 毛主席生活里也不是一点乐子没有。他爱游泳,这事儿大家都知道。夏天常去中南海的游泳池游几圈,或者去北戴河海里泡泡。他游得可不赖,体力也好,连卫士都跟不上。游泳对他来说,既是锻炼,也是放松。他还喜欢看书,尤其是历史书和哲学书,一看就是好几个钟头。 这些爱好算不上奢侈吧?游泳不用花啥钱,看书也就是个习惯。比起那些花天酒地的人,他这娱乐方式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可他照样过得有滋有味。这不就印证了“简朴但不苦”的说法? 建国初期,老百姓日子普遍不好过,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态。毛主席跟他们比,生活条件肯定强不少。他不用担心饿肚子,住的地方也比普通人安全、稳定。可他也没仗着地位铺张浪费。比如,他工资不高,大部分还拿去交党费或者捐了,连家里人都跟着他过得挺节俭。 有资料说,他一个月工资400多块,当时算高收入,可他花钱的地方多,自己留不下多少。跟那些贪官污吏比,他这生活简直是清汤寡水。可跟普通人比,他又不算苦,毕竟基本生活有保障。这不就是简朴的真实写照? 毛主席对生活态度挺有意思。他老说自己是农民出身,吃苦惯了,不在乎啥享受。建国后,他一直强调要艰苦奋斗,反对浪费,连自己家人都不许搞特殊化。有一次,他儿子想多要点钱买东西,他直接回绝了,说:“我都没多花,你凭啥多要?” 他这观念不是装出来的,是真信这个理儿。他觉得自己生活过得去就够了,没必要追求啥奢华。这性格决定了,他的生活虽然简单,但在他眼里压根不算苦,反而是一种骄傲。 毛主席建国后的生活,说简朴那是肯定的,可要说苦到不行,那也不对。他住得简单但不破,吃得家常但不饿,穿得朴素但不惨,活得累但有乐趣。秘书说得好,他不是苦行僧,而是活得有原则、有底线的人。你咋看他的生活?快来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