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在中国,因为他们不买了!”美芯片价格暴跌90%,美媒这样怒言,曾经90美元的芯片如今只卖10美元。比尔·盖茨早已发出警告,中国会在短时间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美国给自己树立了一个可怕的强敌,现在一语成谶! 美媒急得跳脚,说芯片价格暴跌90%都是中国不买造成的,还把责任全扣到中国头上。这种说法简直是颠倒黑白,典型的输不起心态。 先看看美国自己干了什么,这些年美国没完没了地对中国搞芯片封锁,今天限制这个技术,明天禁止那个设备,恨不得把中国半导体产业掐死在摇篮里。他们以为这样就能卡住中国脖子,让中国永远只能买他们的高价芯片。
就说美国出台的《芯片和科学法案》吧,这法案表面上是为了提升美国半导体竞争力,实际上就是个彻头彻尾的科技封锁和保护主义行径。法案里有一堆限制条款,禁止获得补贴的企业在华扩大半导体生产,还限制他们与中国企业合作。这就导致三星、台积电这些全球芯片巨头在中国的业务受到极大限制,全球半导体供应链被人为割裂。美国以为这样就能把中国排除在全球芯片产业链之外,可他们没想到,中国根本不吃这一套。
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好,“求人不如求己”。面对美国的封锁,中国不但没被吓倒,反而憋足了劲儿搞自主研发。就拿华为来说吧,美国把华为列入 “实体清单”,禁止台积电给华为代工芯片,以为这样就能把华为搞垮。可华为呢?直接掏出了麒麟芯片,不但实现了 5G 功能,还在性能上直逼国际顶尖水平。2023 年华为 Mate 60 系列回归 5G 市场,直接引爆了全球科技圈。到了 2025 年,华为 Pura 70 系列搭载麒麟 9000S 和 9010 芯片,产能大幅提升,连千元机市场都用上了麒麟芯片和卫星通信技术。这说明啥?说明中国在芯片设计领域已经实现了重大突破,再也不是那个只能依赖美国芯片的国家了。
再看中芯国际,作为中国半导体制造的龙头企业,中芯国际在成熟制程上已经实现了稳定量产。虽然 7nm 以下的先进制程还在攻坚阶段,但 14nm、28nm 等成熟制程的产能不断提升,已经能够满足国内大部分市场需求。就拿 2025 年的数据来说,中芯国际的股价和市值持续增长,市场对其发展的信心十足。这意味着中国在芯片制造环节的自主能力越来越强,对进口芯片的依赖度越来越低。
有人可能会问,中国在光刻机等关键设备上是不是还卡脖子?没错,ASML 的 EUV 光刻机确实还没买到,但中国在光刻机研发上也没闲着。2025 年 4 月,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成功开发出 LPP-EUV 光源,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虽然离完全商用还有一段距离,但这已经是一个重大突破。而且,中国在 DUV 光刻机上也取得了进展,国产 KrF、ArF 光刻机已经入选工信部首台套目录,虽然性能还比不上 ASML 的最新产品,但已经能够满足成熟制程的生产需求。
反观美国,他们的《芯片法案》实施效果如何呢?截至 2025 年,美国已经拨款 330 亿美元,计划到 2030 年生产全球 20% 的尖端逻辑芯片,还打算建设 8 个新工厂。可现实很骨感,这些计划大多还停留在纸面上。三星、台积电等企业虽然在美国建厂,但由于成本高、供应链不完善等问题,产能提升缓慢。更搞笑的是,美国一边限制企业在华投资,一边又抱怨中国不买他们的芯片,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
在说说芯片价格暴跌,咱们来看看具体案例。意法半导体的 STM32F103C8T6 芯片,2021 年价格还在 200 元左右,到了 2022 年就跌到了 20 元,降幅高达 90%。这种情况可不是个例,消费电子类控制芯片、驱动 IC 等多个品类的芯片价格都出现了大幅下跌。为啥会这样?还不是因为中国不买了,美国芯片企业库存积压,只能降价甩卖。美国以为卡住脖子就能让中国屈服,结果中国自己搞出了技术,不再依赖他们,美国的高价芯片自然就没人要了。
现在美媒急得跳脚,把责任全推给中国,这纯属是输不起的表现。他们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政策失败,不愿意承认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崛起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但事实就是事实,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自主化进程只会越来越快,美国的封锁政策只会加速这一进程。正如比尔・盖茨所说,美国给自己树立了一个可怕的强敌,这个强敌不是别人,正是他们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中国半导体产业。
最后,我想说,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崛起不是为了和谁对抗,而是为了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全球化的今天,合作共赢才是正道。美国如果继续搞技术封锁,只会让自己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越来越孤立。而中国,将继续沿着自主创新的道路坚定前行,用实力证明,任何封锁和打压都阻挡不了中国科技发展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