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做题的时候肯动脑子, 学数学算是开窍了。 现在的孩子,因为作业多,只要老师布置

做题的时候肯动脑子, 学数学算是开窍了。 现在的孩子,因为作业多,只要老师布置了作业之后,就连三赶四地做,——按时完成作业,成了好学生的规范动作。 去年班里一个学生,高一的时候总成绩在年级排名100多名,在班里排名13名,数学成绩只有85分。有几次我都对他说,数学成绩已经影响了总成绩,要下功夫提高数学成绩。但他的数学成绩一直没有变化,基本都在80多分,最多没有超过90分的。 但到了高二,情况有了转变。我发现,这个学生在自习课或者课间的时候,往往一个人在那里看着数学题发呆。高二开学考还没有明显不同,但高二期中考试的时候数学成绩突破了90分,一下子考到120分。 后来有一次在班里举行的各科成绩第一名学习方法交流会上,他说出来自己学习数学的方法。他说,过去做题就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做题的时候很少思考,对了就对了,错了就纠错。 但他说,这样做数学成绩基本没有变化。就开始注意老师经常讲的话,做题要动脑子的问题。后来做题就不再像原来那样,而是不急着动笔,先看题目想考什么,给了什么已知条件,已知条件和求证的结论之间有什么关系,背后涉及哪些知识点,解题路径应该怎么走。 比如函数题,他不直接算,而是先弄清楚题目问法属于哪一类,是求值还是构造函数,涉及单调性、对称性、导数等哪些模型,然后再决定从哪一步下手。 这个方法还真管用,他说,开始的时候做题很慢,但为了按时完成作业,就多花了这时间,把自习课(尤其是课间时间)都用在了做数学题上。后来再做套题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做题效果有了不一样。他说,以前做题靠感觉,现在做题是有计划有目的。 这个学生在高考的时候,数学成绩考了131分,最终以621分的好成绩被郑大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