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资委集体学习稳定币,沪港数字资产市场联通引憧憬。据香港文汇报,继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6月18日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首次提及“稳定币”话题后,上海市国资委党委近日召开中心组学习会,主题聚焦“加密货币与稳定币的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上海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贺青要求,加强对数字货币的研究探索,坚持产数融合,探索区块链技术在跨境贸易、供应链金融、资产数字化等领域的运用。有受访专家指,沪港均是国家重要的金融中心城市,在稳定币、加密货币方面具有天然协同优势,从服务国家金融发展大局角度,两地可探索发行锚定人民币的离岸稳定币,并研究中国央行数字货币与各类合规稳定币间的互操作性,“建议两地在合规框架下,研究数字资产市场的互联互通”。 此次学习会邀请国泰海通政策和产业研究院政策组首席李明亮作专题辅导报告,讲述了加密货币及稳定币的发展历史、类型特点,阐释了全球各地区稳定币的发展战略与监管体系,分析了稳定币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就数字货币发展提出了建议。 贺青在会上指出,要保持对新兴技术的敏锐感知,加强对数字货币的研究探索。坚持产数融合,探索区块链技术在跨境贸易、供应链金融、资产数字化等领域的运用;进一步推动科技、金融、产业深度融合,更好发挥国资国企在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的重要作用,为上海“五个中心”(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全球范围内央行数字货币和稳定币的研发与应用正蓬勃发展,部分国家和地区出台了监管框架。尽管内地对加密货币交易持严监管态度,但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须对全球金融前沿保持高度敏锐感知,以便在未来全球数字经济竞争中不落于人后。另一方面,当前美元的主导地位面临挑战,锚定法币的稳定币,是未来跨境支付及贸易结算的重要工具,上海探索稳定币在跨境贸易中的应用,有助于提升人民币国际使用效率和影响力。此外,上海正致力于“五个中心”建设,数字货币、区块链技术与上述中心建设紧密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