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5月,红五军军长孙玉清被马家军俘虏后,敌人未能识破他的真实身份,将其送往火神庙关押,孙玉清一进火神庙,被俘的红军战士纷纷站了起来,用敬畏的目光注视着他,岂料,这时,一位年轻的红军战士走上前去,向其行礼道:“军长,你也来了?”敌人一听,又惊又喜! 孙玉清,1909年3月生在湖北黄安县,也就是现在的红安县,家里穷得叮当响。小时候没啥钱读书,但他脑子灵,性子也硬。1927年11月,黄麻起义打响了,18岁的孙玉清没犹豫,直接投身革命,加入了起义队伍,从那会儿起就一头扎进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里。 1929年,他正式参加中国工农红军,还加入了共青团,没多久就转成了共产主义者。在鄂豫皖根据地,他打过好多次反“会剿”、“围剿”的仗,胆子大,脑子活,战友们都服他,喊他“战将”。后来到了川陕根据地,他从红四方面军的班长干起,一步步升到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最后当上了师长。凭着打仗的本事,他还得过“以一胜百”的奖旗,那可是实打实的荣誉。 长征开始后,他当上了第九军军长,带着队伍爬雪山、过草地,硬是走完了千里路。1935年,翻夹金山那会儿,山顶雪厚得吓人,风冷得刺骨,战士们穿着破棉衣一步一挪,他走在头里,用木棍探路。过草地时,泥巴没过膝盖,好多人都走不动了,他拉着一个又一个往前走。1936年10月,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他看着身边累得半死的战友,啥也没说,就点了点头。 孙玉清这一路走来,全是苦和血换来的。他打仗冲在前,指挥起来冷静果断,真是个响当当的硬汉子。他的故事,就是红军奋斗的一个缩影。 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接到命令西渡黄河,孙玉清带着第九军上了河西走廊。那时候天冷得要命,黄河边雾气蒙蒙,战士们用木板搭浮桥过河,风沙吹得人眼睛都睁不开。过了河,摆在面前的是马家军的重兵堵截。敌人的骑兵来回冲,红军靠着土丘死扛,枪声响个不停。 这场仗打了几个月,西路军实在是撑不住了,子弹没了,粮食也没了。1937年5月,孙玉清带着部队在祁连山下突围,敌人从侧面杀出来,骑兵挥着刀就上来了。孙玉清带着人拼死抵抗,可人少打不过,被敌人抓住,捆了手,押到了火神庙。 火神庙是个破地方,墙皮都掉了,地上全是湿稻草。孙玉清被推进去时,身上全是土,衣服也破了。庙里关着一群红军俘虏,个个衣裳烂得不成样,脸上一脸疲惫。看见孙玉清进来,他们都站了起来,眼里有点光。他摆摆手让大家坐下,自己尽量稳住。 庙外马家军的兵走来走去,气氛死沉沉的。突然,一个瘦得跟杆子似的年轻战士站了起来,走到孙玉清跟前,抱拳喊了声:“军长,你也在这儿?”接着又冲着其他人喊:“这是咱们九军的孙军长!”这话一出,庙里安静得掉根针都能听见,外头的敌兵马上凑过来瞧。 有个敌兵跑出去报信,没一会儿几个军官就进来了,围着孙玉清指指点点。他的身份算是彻底藏不住了。孙玉清站那儿,腰杆挺得直直的,面对敌人的眼神一点没软。外头的风吹进来,沙子满天飞。 身份暴露后,马步芳亲自下令把孙玉清押到个临时指挥所。那地方是个土屋子,里头就一张桌子,几盏油灯晃来晃去。马步芳穿着大衣坐在那儿,后头站着几个拿枪的兵。孙玉清被带进来,手还被绑着,绳子勒得他手上全是红印。马步芳站起来,绕到他跟前,说:“你是红军军长,投降我,饶你一命。”孙玉清抬头就怼回去:“你们祸害老百姓,我死也不屈!” 审讯拖了好几个钟头,马步芳看他不松口,就让人把他老婆带来了。她被押进来时,身上裹着破棉袄,满脸憔悴。孙玉清侧身护着她,低声安慰了句。随后他转向屋里的红军俘虏,大声说:“西路军打不垮,红军还在!”这话点燃了大家的斗志,马步芳气得脸都黑了,直接让人把他拖走。 没几天,马步芳就下令处决孙玉清。1937年5月下旬的一个早上,他在片沙地被枪毙了。天空灰扑扑的,风沙打在脸上。他被押到中间,军装破得不成样,站得还是那么直,最后喊了声“革命必胜!”枪响后,他倒下了,血流进沙子里。 处决完,马家军随便埋了他,沙地上就留了个小土堆。消息传出去,西路军的兄弟们都气炸了,后头打仗更拼了。1980年5月,徐向前元帅回忆起这段往事,说孙玉清是红军里少有的好将领。他28岁就没了,可他的事迹成了革命史上抹不掉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