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临死前一刻,太监看她马上不行了,赶紧给她喝了一碗海龟汤,吊着最后一口气,紧接着慈禧就封年仅3岁的溥仪当皇帝,随即死了,太监就拿出夜明珠含在她的嘴里,最后蒙上一块白布,一群法师跑进房间里吹鼓奏乐。 主要信源:(《末代皇帝》;人民网——慈禧夜明珠丢失之谜 可保人尸体不腐;人民网——揭秘慈禧陵墓珍宝 夜明珠翡翠白菜稀世罕见) 慈禧太后这个人在大清朝三百年里独一份。 她没当过皇帝,却把两任皇帝当摆设,实打实掌了半个世纪的权。 单是死后的排场就够吓人的,陵墓按皇帝规格修,陪葬品比皇帝还多几倍。 1908年寒冬,七十三岁的慈禧在仪鸾殿咽了气。 临死前太医灌下一海碗甲鱼汤吊命,刚断气太监就往她嘴里塞了颗鸡蛋大的夜明珠。 慈禧出身满洲正黄旗叶赫那拉氏,家里祖上几代都是大官。 咸丰二年选秀进宫,凭着名门闺秀的身份捞了个“兰贵人”封号。 十七岁的姑娘长得水灵,鹅蛋脸柳叶眉,唱小曲嗓子像黄鹂鸟。 咸丰皇帝第一次在圆明园听她唱曲,眼睛都挪不开。 可同批进宫的钮祜禄氏直接封了嫔,气得慈禧暗地里咬牙。 她拿私房钱买通御前太监,专门盯着皇帝行踪。 有年夏天打听到咸丰要去荷花池,提前候在石桥边唱江南小调,果然把皇帝魂儿勾住了。 咸丰身子骨弱,批折子常让慈禧念给他听。 这女人脑子转得快,奏折里弯弯绕绕一点就透。 后来咸丰干脆把请安折子交她代批,朝臣们写“知道了”的例行公文也让她模仿笔迹。 有大臣提醒后宫干政不合规矩,她就故意歇几天。 等咸丰被堆积的奏章烦得头疼,又巴巴地请她回来帮手。 1860年英法联军打进北京,咸丰带着妃嫔逃到承德避暑山庄。 整天借酒浇愁,朝政全甩给慈禧处理。看到圆明园烧了三昼夜的消息,咸丰气得吐血昏迷。 临终前紧急托孤给八个顾命大臣,就是防着慈禧变成武则天。 六岁同治皇帝登基后,慈禧联合咸丰的弟弟恭亲王,发动辛酉政变。 一夜之间八个顾命大臣死的死、流放的流放。 她把肃顺押到菜市口砍头时,还假传圣旨说先帝从没留过托孤遗诏。 自此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实权全攥在慈禧手里。 恭亲王搞洋务运动想救国,慈禧嫌他碍事,慢慢削了他兵权。 等亲儿子同治亲政不久得天花死了,慈禧抹完眼泪又坐回帘子后面。 1881年慈安太后暴毙,四十五岁的慈禧彻底成了紫禁城的主人。 掌权后的慈禧讲究排场到了荒唐的地步。 听说她属羊,就下旨全国禁宰杀牛羊。 自己想吃羊肉时,御膳房得改叫“福肉”“寿肉”。 六十大寿前两年就成立庆典处,逼百官“捐款”两百九十万两白银。 不够就挪用海军军费三百万两,把北洋水师买炮弹的钱变成颐和园的石舫。 七十三岁那年冬天,慈禧躺在床榻上像截枯木。 三岁的溥仪被抱来见太皇太后,孩子当场吓哭。 迷信的慈禧听见哭声就犯嘀咕,没几天突然打起响嗝。 御医搭脉后摇头叹气,让人熬上老鳖汤。 宫里都知道喝鳖汤是预备后事,大太监李莲英端碗时手直抖。 强灌下去没撑过两个时辰,咽气前还念叨珍珠头面没戴整齐。 收殓太监掰开她下颌塞进夜明珠,半个时辰才塞严实。 寿衣套了七层:内衬绣满蝙蝠,外套绣着佛像,最外面罩金线龙袍。 脖子挂三串东珠项链,总共两百零八颗。 脚边塞满玉佛翠雕,光翡翠白菜就两颗。 出殡时辰到,棺材底先铺满金丝褥,撒上两千多颗细珍珠,再用明黄缎绣佛褥包裹。 按规矩太后该停在慈宁宫,慈禧早吩咐要摆去皇极殿,那是乾隆当太上皇养老的地方。 抬棺的扛夫踩着厚雪挪了四个时辰,三九寒天里汗透棉袄。 光绪二十一年修陵的荒唐事更甚。 原先慈禧陵在咸丰陵墓东侧,二百二十七万两银子修了六年,有片琉璃瓦破角,她竟下令全拆了重建。 海军衙门的三百万两经费被划走,换成慈禧地宫里的黄花梨房梁。 地宫里的浮雕“凤压龙”倒仰着头,盘龙的爪子都够不着凤凰尾巴。 三座大殿不用彩漆,直接拿金粉描画,沥粉贴金用掉四千五百多两黄金,阳光底下能晃瞎人眼。 这泼天富贵引来了恶狼。 1928年军阀孙殿英带兵炸开定东陵,把含珠的慈禧从棺材里拖出来扔在泥地上。 镶金裹珠的寿衣被扒光,贴身的十八粒大珍珠串不翼而飞。 后来孙殿英用盗来的宝贝买通权贵,慈禧耗尽心血攒的陪葬品,从此散落在世界各地古董店。 只剩那颗堵嘴的夜明珠留下段传说。 有人说被孙殿英送给宋美龄缀在鞋上,也有人看见它躺在纽约银行保险柜里,幽光在黑暗里一起一伏,像还在等着主人来唤它。 对此您怎么看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