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者无畏!”广东湛江,一85岁老人回家时,藏在草里的蛇突然朝老人扑去,老人举起拐杖狠狠砸向蛇,蛇被打的“落荒而逃”,事后老人儿子查看监控,发现竟是条眼镜蛇,体内含有剧毒,网友:蛇会主动攻击人? 据第1眼新闻7月3日消息,广东湛江的夏日午后,85岁的钟老太像往常一样拄着拐杖挪步回家。宽边草帽遮不住她浑浊的目光,拐杖笃笃点地的节奏里,藏着老人对周遭环境的谨慎试探——视力衰退让她早已习惯用触觉感知世界。
谁也没料到,墙角草丛里,一条眼镜蛇正悄然将目光锁定在这位老人身上。 黑影蹿出的刹那,带着嘶嘶声的攻击毫无预兆。老太后颈的寒毛瞬间立起,几乎是条件反射般扬起拐杖,重重砸向那团扭动的影子。
“咚!咚!” 拐杖击打地面的闷响混着蛇的惊嘶,打破了午后的寂静。蛇的进攻节奏被彻底搅乱,挣扎几下后,竟扭动着身子向草丛深处逃窜。
老太喘着粗气倚着拐杖,直到确定危险远去,才发现掌心早已被汗水浸得发皱——她根本不知道,刚才直面的是一条致命的剧毒眼镜蛇。
儿子钟先生调看监控时,全家人的后怕瞬间涌上来:画面里,那条被打跑的蛇脖颈扁平、脑袋呈三角形,每一处特征都在警示着它的致命性。“我妈眼睛不好,当时只想着把‘怪东西’打跑,根本不知道是眼镜蛇。”
钟先生复盘时仍心有余悸,“要是她事先知道那家伙有多毒,说不定反而会慌…… 可当时全凭一股本能的狠劲。”
这场 “人蛇对峙” 很快在网络发酵。网友们的讨论炸开了锅:有人紧盯着蛇的 “攻击性” 追问,“眼镜蛇一般不主动咬人吧?是不是环境逼得它没退路?”
也有人被老太的反击震撼,“八十多岁还能这么利落挥拐杖,这股子飒劲太绝了!” 还有科普爱好者补充:眼镜蛇极少主动袭击人类,除非感到领地被侵或自身受威胁——可那天,它为何突然扑向老人?
是草丛里的动静惊扰了它,还是夏日蛇类活跃期里,人与野生动物的 “领地冲突” 本就更频繁? 没人能说清蛇的 “动机”,但老太的 “无畏” 却格外刺眼。
她不知道对手的致命性,所以敢毫无顾忌地举杖反击;她或许没想过 “生死博弈”,只是本能地要把威胁推开。
这种 “不知者无畏”,在剧毒蛇面前成了最朴素的求生本能,却也令人心惊:若老人事先知晓对手是眼镜蛇,还能如此果断吗? 更值得琢磨的,是这场遭遇里藏着的 “自然隐喻”。随着城市扩张、生态修复,人与野生动物的交集越来越多。
蛇类现身居民区不算新鲜,但直面剧毒蛇的惊险瞬间,仍足够让人捏汗。网友热议的 “蛇会不会主动攻击”,背后既是对自然规则的好奇,也是对自身安全的担忧——当我们与野生动物狭路相逢,究竟该退还是该防?
钟老太的拐杖给出了最直观的答案:威胁突袭的瞬间,求生本能会推着人做出最直接的反应。她或许不懂蛇的习性,也分不清毒物与否,但那一刻,“活下去” 的欲望比任何知识都更有力量。
而那条 “落荒而逃” 的眼镜蛇,也在提醒所有人:大自然的危险从未远离,哪怕是日常的归家路,也可能藏着未知的 “暗礁”。
当这场惊险遭遇被传至网络,有人笑称 “姜还是老的辣”,有人感慨 “无知者无畏是福也是险”。但更多人开始思考:我们该如何在保护自己与敬畏自然间找平衡?
八旬老太的拐杖,不仅打跑了一条眼镜蛇,更敲开了一道关于 “勇气与敬畏” 的讨论之门——如果你是那位老人,在看不清对手的情况下,会选择反击还是躲避?不妨在评论区留下答案,也听听大自然给人类的无声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