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30万年前鹿角“软锤”,实证东亚石器技术不逊西方】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30万年前鹿角“软锤”,实证东亚石器技术不逊西方】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研究发现,云南甘棠箐遗址出土了35件距今约30万年的保存完好的木器及鹿角“软锤”,是东亚最早、世界罕见的旧石器时代有机质工具遗存。伴生出土大量石制品、骨角器、动植物化石,揭示了东亚古人类独特的技术与生存方式。

遗址位于古抚仙湖畔,特殊的河湖相堆积与缺氧、饱水环境使有机质材料得以留存。多方法交叉测年(古地磁、光释光、电子自旋共振)确认其年代为距今36万-25万年。

其材质(松木)与痕迹分析(加工削刮痕、使用磨光痕、断裂破损)表明其为人工制品。尖端残留的植物淀粉粒及实验模拟证明其核心功能是挖掘地下可食用植物根茎。

燧石制小型石器(刮削器为主)虽原料稀缺需远程获取,但刃口精细,用于加工木器、肢解猎物(骨骼切割痕为证)。鹿角“软锤”的使用更产出规范锋利的石器,这一发现表明,旧石器时代早中期的东亚石器技术并非像早先认为的那样明显落后于西方。

首次提供木器挖掘植物根茎的直接证据,全面展现古人类广谱食材采集经济。证实竹木器在东亚/东南亚古人类生活中的核心作用,实证“竹木器假说”,揭示了该地区古人群对热带/亚热带环境独特的资源利用策略和适应能力。中国科普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