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春,被称为王老虎的抗日爱国名将王劲哉将军在饱受批判后病重去世,终年72岁。 1897年王劲哉出生于陕西省渭南县阳郭镇康坡村(现属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早年王劲哉由于家贫加入了西北军,后来在杨虎城部担任营长,由于作战骁勇,屡立战功,被时人称为王老虎,也受杨虎城器重被提拔为旅长。 1936年,王劲哉积极配合杨虎城和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逼蒋介石抗日,蒋介石被杨、张抓住之后,王劲哉力劝杨、张将蒋介石杀掉以绝后患,但杨虎城和张学良考虑到如果杀掉蒋介石,会导致国内再次陷入军阀混战,因此从大局出发两人拒绝杀掉蒋介石。 眼看杨、张不听自己劝谏,王劲哉一怒之下拉着自己的队伍脱离了杨虎城,后来日军开始全面侵华,王劲哉为了获取政府的补给,无奈之下投靠蒋介石抗日。 蒋介石将王劲哉部整编为新编第35师,抗战初期,王劲哉率部进驻开封,并兼任开封警备司令,1938年,王劲哉率部参加豫东会战,其所部伤亡惨重,后来又率部参加武汉会战,在武汉失守后,王劲哉的部队损失更加惨重,险些全军覆没。 王劲哉率部撤退到湖北咸宁整编扩充队伍,这才又恢复了元气,他所部也被改编为128师,归汤恩伯统领的第31集团军管辖。 蒋介石认为王劲哉不好控制,因此暗中授命汤恩伯架空王劲哉,于是汤恩伯就提升王劲哉为副军长想将他的师控制过来,王劲哉直接拒绝赴任,后来汤恩伯又往128师派驻不少心腹将领,企图架空王劲哉。 这直接惹恼了王劲哉,他干脆将蒋介石和汤恩伯派来的副师长等高级将领直接枪毙,然后拉着队伍脱离了所在的第九战区,投靠到了第五战区李宗仁麾下,李宗仁当即委任王劲哉为汉沔游击区指挥官。 在汉沔地区,王劲哉趁势扩充力量,在这里他建立起了军政一体的行政体系,自征赋税、兵力并修筑工事,还建立了兵工厂,可以说他做到了完全不用依靠国民政府就能自给自足。 后来王劲哉还趁机歼灭了一些国军如第32师师长金亦吾假借抗日之名劫掠百姓军痞败类,不到两年时间,王劲哉就将部队发展出了9旅18团1万余人的抗日武装力量,他还占地6县20镇,以仙桃镇为中心,势力扩及襄河以南、长江以北、东自武汉、西抵沙洋的整个襄河以南地区,雄踞江汉平原。 由于王劲哉所部军纪严明,在辖区治理井井有条,因此他在当时有着“开创乱世好风气”美誉。 但王劲哉这个人缺点也很明显,他容不下不同意见,在128师必须他一个人说了算,凡是想染指128师指挥权的人,他都能翻脸不认人,他为此处死过自己的老师、同学、同事甚至是亲表弟。 而且王劲哉在最初时期对中共抱有强烈的敌视态度,因为王劲哉当初参与围剿红军,两次都被红军击溃,所以他最初十分仇视中共。 起初,中共想邀请王劲哉联手抗日,但王劲哉不为所动,他却将中共在天汉地委掌控的一千余人武装抗日力量缴械,然后悍然杀害了30多名中共领导干部。 1940年,王劲哉又主动进攻新四军李先念挺进纵队,结果在李先念的指挥领导下,新四军击退了王劲哉的部队。 即便如此中共依旧没有放弃统战王劲哉,在陶铸、杨学诚等新四军领导干部的统战下,王劲哉才决定与新四军联手抗日。 当然,王劲哉考虑与新四军联手抗日也是有自己想法的,他当时可谓是一面痛击日军,一面又得罪了新四军,另一面又触怒了蒋介石,可谓是三面开战,因此他还是觉得中共比蒋介石更靠得住,选择与新四军联手抗日。 1943年,王劲哉决定从日军手中收复汉口,结果他的部下一个旅长被日军收买当了汉奸,把收复汉口计划向日军和盘托出,日军就将计就计集结了10万兵力和60架战斗机等待王劲哉,最终王劲哉在日军强大火力之下被打得全军覆没,他本人也不幸被日军俘虏。 此后王劲哉被日军关押在汉口通商银行,日军用尽各种手段逼王劲哉投降,他坚决宁死不当汉奸,因此日军又想把他转移到南京当众处决,在转运期间他趁机从日军手中逃跑出来,日军为了挽回面子,对外称已经将他处决。 从日军手中逃跑后的王劲哉躲回了老家渭南县隐居起来,蒋介石则以为他牺牲了,特意追授他为陆军二级上将,加授一级青天白日勋章。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得知王劲哉没死很是恼火,就命胡宗南将他诱捕,1945年胡宗南抓了他后准备转送南京,结果他再次趁机逃跑。 逃跑后的王劲哉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表示想去延安,毛主席当即表示欢迎,于是王劲哉就被中共任命为陕西自卫纵队军总司令,并于1948年被吸纳为中共特别党员。 新中国成立后王劲哉任渭南军分区副司令兼陕西省政协常委,直到那特殊的十年时期,他饱受批判而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