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朝鲜98%出口商品卖给中国,都是什么商品?说句你们不敢信的,它出口的很多商品,普通人估计用不到!

朝鲜98%的出口商品都卖给了中国,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经济真相?很多人可能想不到,朝鲜出口的很多商品,普通人其实很难接触到,但它们却在国际市场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最具代表性的出口商品是假发和假睫毛。2023年,中国从朝鲜进口的假发产品达11.8亿元人民币,总重量1821吨。这些产品经过中国加工后,贴上“中国制造”的标签,销往全球高端市场。朝鲜的劳动力成本极低,女工日均工资不足30元人民币,仅为中国的三分之一,却承担了全球70%的高端假发钩织环节。这种成本优势,使得朝鲜在假发产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除了假发和假睫毛,朝鲜还出口刺绣、陶瓷、木制工艺品等传统手工业产品。这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逐渐成为小众但有潜力的工艺品类。朝鲜的劳动力在这些需要大量手工参与的行业中,展现出了显著的成本优势。

资源贸易构成了朝鲜出口的大头,尤其是矿产资源与能源产品。朝鲜境内蕴藏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铁矿、铜矿、锌矿和钨矿等,其中无烟煤炭最为出名。这些煤炭大量出口至中国东北地区,用于发电、工业燃料或化工原料。尽管国际社会对朝鲜煤炭贸易有着严格的管控和制裁,但在实际执行中,这些资源产品仍以特殊方式进入中国市场。

朝鲜也在努力向高附加值的农产品领域迈进,像松茸、野生虫草等天然菌类药材,因生态环境原始、种植人工干预少,受到中国部分高端市场的青睐。这些产品往往不是通过正规电商渠道进入大众市场,而是流通于高端食材、药材圈层。

朝鲜长期被联合国与多个国家联合制裁,经济发展受限,外汇获取途径狭窄。在这种环境下,对中国出口不仅是经济命脉,更是其对外接触的少数窗口。为了保住这条命脉,朝鲜在边境城市设立轻工业园区,专门接纳中国投资。中朝贸易关系并非纯经济逻辑所能解释,它还包含了地缘政治因素。这种特殊关系,使得中朝贸易常常不完全遵循市场逻辑,通过某些“半公开、半隐性”的贸易机制,朝鲜依然能够获取维持基本运转所需的商品交换与外汇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