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陈诚给古鼎新发了密电,让他除掉上司王劲哉,古鼎新把密电拿给王劲哉,王劲哉却叫来亲信,干了一个事情,把古鼎新吓的不敢说话了。 (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抗战全面爆发后,王劲哉率部浴血奋战于淞沪、徐州等重大战役,因战功显著,所部不久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128师。 1938年武汉陷落后,王劲哉对国民政府保存实力、下令后撤的命令极为抵触,拒绝执行,带领128师退入湖北敌后山区,开辟游击根据地。 凭借其威名和作战能力,部队迅速扩张至两万余人,下辖9个旅,在鄂中建立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控制区。 为在日伪势力复杂的地区立足并保持强大战斗力,王劲哉以铁腕治军,纪律严明。 其治军手段之严酷,在处决亲表哥李保蔚一事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时任767团团长的李保蔚,仅因作战时延误两分钟开炮,便被王劲哉绑赴公审大会当众枪决。 此事极大震慑了全军。 同时,王劲哉采取强硬手段整合周边武装,或武力吞并,或强行收编,将国民党别动军金亦吾部、中央军周兴部、沔阳县地方武装杨振华部等逐一消灭,甚至活埋了蒋介石委派到128师的副师长。 这些行动虽巩固了其“独立王国”,但也引发国民党当局和新四军的极大不满,仅在抗日大义下暂时隐忍。 王劲哉的强势崛起和不受掌控,令负责该战区的国民党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陈诚深感不安。 1943年,陈诚暗中实施反间计,秘密致函128师382旅旅长古鼎新,许诺若其除掉王劲哉,即由他接任128师师长。 古鼎新收到密信后陷入巨大矛盾:师长高位诱惑极大,但他深知王劲哉心狠手辣、手段酷烈,一旦事败必无生路。权衡之下,古鼎新选择上交密信向王劲哉“表忠”。 王劲哉收到密信,非但未认可古鼎新的“忠心”,反而疑窦丛生。 他认定古鼎新轻易被策反,留着终是大患。 他表面上安抚古鼎新,暗地里却下达密令给38旅旅长潘尚武,命其伺机铲除古鼎新。 关键处竟发生意外:传递密令的士兵误将旅号看错,将这封夺命密令直接送到了382旅古鼎新本人手中! 古鼎新阅后如坠冰窟,彻底绝望。 在恐惧驱使下,他连夜带领亲信仓惶下山,径直投奔驻地日军。 为了向新主子献上投名状,古鼎新将128师防区的兵力部署、火力配置、防御工事等核心机密,毫无保留地向日军和盘托出。 一直视鄂中王劲哉部为心腹大患的日军获得如此精确情报,如获至宝。 43年农历春节期间,日军集结重兵达十余万人,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对128师控制区发动了周密部署的围剿。 战斗异常惨烈。 日军凭借古鼎新提供的情报,行动极其精准: 首先集中火力摧毁了百子桥128师司令部通信设施,切断了王劲哉的指挥联络;同时快速突袭并占领了军需重地福田寺和兵工厂厦家门,断绝了前线补给弹药来源。 其主力更是绕过王劲哉预设的坚固土垒工事,由古鼎新亲自带路,从险僻小道多路穿插渗透,直击要害。 128师各部陷入各自为战、信息隔绝的危局。 王劲哉亲临火线指挥,虽奋勇抵抗,但敌众我寡且处处受制,损失惨重。 眼见据点接连失陷,王劲哉遂决定率主力从峰口方向突围。 然而在突围撤退途中,在瞿家湾一带遭遇日军埋伏部队的猛烈阻击。 部队被冲散,王劲哉身边仅存的卫兵全部战死,他本人亦在力战后被日军俘获。 王劲哉被俘期间,因曾有在战场上收敛日军尸体之举,日军对他有所“优待”,未加杀害,一直关押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 日本战败后,王劲哉作为战俘被移交给国民党接收。 他深知过去与蒋介石集团的诸多积怨,被押解南京凶多吉少。 在途经西安转押期间,王劲哉趁看守不备,冒险翻墙逃脱,历经艰险返回陕西渭南老家。 蛰伏乡间时,这位曾经的猛将心有不甘。 1945年秋,他做出一个果断决定,提笔致信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 信中简短有力表达了欲投奔延安的意愿。毛泽东得知后,欣赏其经历与气魄,欣然接纳,并派出专人将其接到延安。 抵达后,王劲哉被任命为“陕西自卫军纵队”司令员,重披战袍投入解放战争。 新中国成立后,王劲哉在陕西地方工作中继续贡献力量,1968年于西安病逝。 这位一生跌宕、数度抉择的将领,最终在历史的转折中找到了归宿。